气象知识网站

首页>精彩文章>旅游气象

巴山夜雨:诗意中的气象奇观

巴山一带为何多夜雨呢?巴山的夜雨又有何特别之处呢?诗中的巴山究竟位于哪里?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首《夜雨寄北》,诉不尽诗人李商隐的满腹幽思。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如夜雨交织,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诗中引申出的一个成语,指出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的川渝地区一种独有的天气现象——巴山夜雨。

缙云寺 周广 摄影

巴山一带为何多夜雨呢?巴山的夜雨又有何特别之处呢?诗中的巴山究竟位于哪里?

要回答以上几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降水形成的原理:当地表空气受热力作用或者受地形影响做抬升运动,上升到一定高度逐渐冷却并达到饱和状态,水汽凝结成微小的水滴和冰晶,水滴或冰晶聚集在空中的微小粒子(如灰尘、盐粒等)形成云朵,这些微粒被称为凝结核。云中的水滴或者冰晶通过碰并增长,逐渐增大,当增长到足够大时,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开始下落,这就形成了降水。由此看来充沛的水汽,空气受到热力作用或者地形抬升运动,到达一定高度凝结以及空气中有凝结核,这3个条件是形成降水的主要原因。从气象学对降水形成机制来划分降水类型,通常分为对流性降水、锋面性降水和地形性降水。

巴山夜雨的形成与巴山一带独特的地形地貌有密切关系。据考证,唐代诗人李商隐曾经在四川一带任职,历代的注家在注释“巴山夜雨涨秋池”时,大多把“巴山”释为“巴蜀之山”。刘兴诗认为诗中的“巴山”是指重庆的缙云山,并以明人曹学佺《蜀中名胜记》的记载为证(见《巴山夜雨》,该文载《四川政协报》2007年4月26日第4版“明澈”副刊)。流沙河则认为“巴山”乃指巴陵山,“池”则指洞庭湖,《夜雨寄北》作于湘,并非在巴蜀所作(见《农场七人记》,该文收入《流沙河近作》,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各种考究显示作者笔下的巴山与如今的巴山有一定出入,如今的巴山广义上是指绵延在四川、甘肃、陕西、湖北四省边境的山地,狭义的大巴山在汉江支流河谷以东,四川、陕西、湖北三省边界,以四川盆地东部一带为主要地形地貌特征。大巴山也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界限。从气象角度来看,巴山夜雨的地形性降水特征非常明显,属于地形性降水的一种。

由于巴山地区地形复杂,山势陡峭,这种地形特征容易导致气流上升形成厚厚的云层,云层有保温作用,这跟用棉被保存冰棍的原理是一样的,你可以把云层理解成厚厚的棉被。白天,云层上方太阳辐射强,升温快;云层下方遮挡,反射了太阳辐射,升温慢,这样上暖下冷的结构致使对流不易发生。到了夜间,这个局势就逆转了,太阳辐射减弱,云层上方的温度迅速降低,而云层下方此时就变成了温度较高的一端,偏暖湿的空气上升,遇到冷空气冷凝,形成雨滴降落地面,一场夜雨就悄然而至。四川盆地东部一带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水系发达,山区植被森林覆盖率高,蒸腾作用强,增加了空气中的含水量,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另外,影响四川盆地东部一带的天气系统受到秦岭、大巴山等山系的阻挡,容易形成较稳定的准静止锋,还容易受到高原东移切变线、西南低涡等天气系统的影响,这些天气系统能够带来较长时间的持续降雨,尤其在夜间,由于前面提到的辐射冷却作用,降雨更为集中。

以巴山夜雨最明显的地区之一重庆各气象观测站的数据为例,全市34个气象观测站全年平均降水日数186天,其中夜雨日146天,夜雨比例高达78%;从季节分布来看,夜雨现象在春季和秋季最为明显,春季的夜雨日数为42天,其次是秋季有38天,夏季36天,冬季最少,有29天。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春夜喜雨》展现了人们对春季夜雨作用于农作物生长的喜悦之情,从农业方面来看,夜雨有助于增加土壤水分,有助于农作物在温度较低的夜间继续生长,日夜温差大则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自古巴山多夜雨滋润出物产丰富、粮食丰饶的天府之国。在最新的三星堆遗址中,考古工作中发现了来自3000年前的水稻种粒,说明3000年前的巴蜀大地就已经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水稻的生长非常依赖降水,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巴蜀大地自古以来降水丰沛。

“巴山夜雨”现象不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也是四川盆地东部一带气候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体现。同时,这一现象也常常被文人墨客引用,成为中国文学中的一个经典意象。“巴山夜雨”也可以理解为对川渝地区春秋季夜间降水的一种描绘,其雨中的山城景色别有一番韵味,与“巴山夜雨”的意境相得益彰。在春、秋季的重庆,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这样的美景,还可以品尝到丰富的重庆美食,美哉乐哉。

远古的传说中神祇安排风雨雷电,千百年来,遵守着古老的约定,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丰沛的雨水、旺盛的生命力以及生生不息的文明。从3000年前的三星堆,到唐代李商隐的诗句,天府之国的美誉,仿佛有种神奇的力量让不同时期的人们都在不经意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了不同时期巴渝大地的气候特征。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