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当心紫外线
盛夏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令在室外活动的人们担心。
紫外线是一种波长为100~400纳米的电磁波,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渗透程度是不同的。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短波紫外线可穿过真皮,中波则可进入真皮。
波长在320~400纳米的称为长波紫外线,对皮肤的渗透力强,约有35%~50%会透过表皮到达真皮上层,破坏弹性蛋白,使皮肤变得粗糙、失去光泽、产生皱纹,同时也会增加黑色素的产生,使皮肤变黑或出现色斑。
中波紫外线(UVB)的波长为290~320纳米,是导致室外皮肤晒伤(光斑、光老化)的主要原因,防晒品的SPF值指的就是防御中波紫外线的指数。
短波紫外线的波长为190~290纳米,在臭氧层中会被吸收掉的,不会到达地球表面,但在环境破坏严重、臭氧层日益变薄的今天,它有机会穿过大气层而经常照射到地球上,损害人们的健康。它是目前最难预防的紫外线。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日益破坏着臭氧层这道保护人类健康的天然屏障。据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报告显示,1979年以来我国大气臭氧层总量逐年减少,在20年间臭氧层减少了14%。而臭氧层每递减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3%。
紫外线强烈作用于皮肤时,可发生光照性皮炎,皮肤上出现红斑、痒、水疱、水肿等;严重的还可引起皮肤癌。另外,紫外线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体温升高等。作用于眼部,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称为光照性眼炎,还有可能诱发白内障。为了提醒人们注意防范,预防紫外线辐射造成伤害,部分气象部门推出了紫外线指数预报。
紫外线指数是指一天当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到达地面的太阳光线中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的可能损伤程度。紫外线对人类皮肤的损害是根据“红斑作用光谱曲线”作出的。这个光谱曲线已被国际光照委员会采纳,用来代表人类皮肤对太阳紫外线的平均反应。
紫外线指数一般用0~15表示。通常规定,夜间紫外线指数为0,在热带或高原地区、晴天无云时,紫外线最强,指数为15。可见紫外线指数值越大,表示紫外线辐射对人体危害越大,也表示在较短时间内对皮肤的伤害越强。有时又可将紫外线指数分为5级发布。
还需要指出的是,紫外线在一年四季都存在的,冬季太阳光虽然显得比较温和,但紫外线仅仅比夏天弱约20%,仍然会对人体皮肤和眼睛等部位造成很大危害,所以冬季仍需避免紫外线照射。长期紫外线照射最易造成皮肤产生各种色斑。所以,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户外活动时也应涂抹隔离霜或防晒霜。当然,SPF指数在15就足够了。如果是外出进行滑雪运动或在雪地里长时间停留时,最好还是戴上护眼镜,以防止紫外线和雪地强白光对眼睛的刺激。
要强调的是,由于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是长期蓄积起来的,因此,人们必须从小就开始注意预防紫外线的伤害。儿童特别容易晒伤,因此家长不要让他们长时间逗留在阳光下。平时只要人们注意收听、收看紫外线指数预报,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就能够避免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