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对风的观察和记述
对气象现象的认识,早在人猿揖别的时候就开始了。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步,气象科学开始萌芽。因为天气的阴晴寒暖、洪涝干旱、风霜雨雪、雷电冰雹,与人们的生存、繁衍、生产、生活等息息相关。为了掌握天气气候的变化规律,做到趋利避害,勤劳智慧的祖先们,便发明创造了许许多多观察天气气候变化的方法。
相传在黄帝时期,就已经有了天气气候观察。到了帝尧时期,甚至设立有专门掌管天文气象的官职。古代典籍中记载最多的,便是对风的观察和记述。
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它的存在。酷热的天气下吹来凉风,能使人感到惬意;而严寒的时候吹来朔风,则能使人冷彻肌骨。特别是天低云暗,狂风大作,吹得飞沙走石、倒屋拔树的时候,人们就不仅仅是惊讶万状了,而是恐惧得浑身发抖。
据传,对风的认识和利用,自炎黄时代就开始了。那时候发生的几次战争,就利用了气象条件克敌制胜。这种认识,到尧舜时则更为深入人心。尧年,尧天,舜日,正是后世向往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舜时更把助长万物的凯风(即南风)融进了歌谣:
南风之薰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翻译成现在的语言是这样的:南风吹来暖洋洋啊,给我百姓带来好心情!南风准时到来啊,为我百姓广聚财!
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对风便特别敬畏,特别重视,当做一种神来崇拜。殷商时,人们认为风是帝所派遣的使臣,称为“帝使风”。每当天子或奴隶主外出田猎或巡游的时候,就用一种叫做“斿”(liu)或“旒”(liu)的旗子来候风。这样一来可以测定风的方向和大小,二来还可以显摆一下巡游者的气派和威风。
流传最广的测风仪还是相风乌,一般用木或铜制成,置于竿上,其头指向风来的方向,这种测风仪器相传在尧舜时就已经出现,因缺乏文字记载,有待考证。
测风“仪器”经过了多次演变,一度改用鸟的羽毛来制作。例如伣(qian),就是船上用来观测风向的羽毛。《淮南子·齐俗训》中就有:“伣之见风也,无须臾之闲定矣。”还有一种“仪器”叫做“綄”(huan),用鸡羽五两或八两,以细绳紧缚内中夹之编成,长短三到四尺,绑在长竿子上占风。“綄”和“伣”类似,但强调了羽毛的类型和重量。唐人李善引《兵书》曰:“凡候风法以鸡羽重八两,建五丈旗(竿),取羽系旗巅,立军营中。”这种名为“綄”的测风器,最晚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就已经有了。
给綄规定重量,是我国古代测风工具的一大进步。测风工具统一便于对风力进行比较,不仅可测定风向,还可大致估计出风力的大小。汉代綄的使用已十分普遍;唐代尤为盛行,诗人王维就有“畏说南风五两轻”的句子。
根据对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的整理已经知道,殷商时代,对“风向”已有四方风名,东风称“劦(xie)风”,南风称“凯风”,西风称“彝风”,北风称“寒风”。同时,对风的强度已开始分级分类,如“小风、大风、骤风、狂风”等。
到春秋战国时,人们对风的观察更为细致,对风的分类不仅有方位、大小,而且有寒温之别。《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篇把风分为八类: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liu)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除对风向方位分类外,在《诗经》中还出现了许多与风相联系的构词,如终风、凯风、谷风、匪风、飘风、大风、清风、晨风等,在《庄子》中则有“疾风、飘风、泠风、厉风”等构词。这些记载说明,古代对风的观察或者观测不仅有方位或量级差别,还加进了人们的心理感受。
这里不得不重点提提庄子。庄子(前369-前286),姓庄名周,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战国时的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楚国蒙地(今河南商丘县东北)。庄子一生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人,但因崇尚自由而拒绝了楚威王的厚币礼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同为楚人,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庄子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那时候,庄子已经观察到风是空气的流动。在《庄子·齐物论》中明确提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者万窍怒呺。”其大意为:“大地发出的气,它的名字叫风。这风不作则已,一发作则上万种不同的孔穴都会怒吼起来。”他还认识到风和日光可使水面悄悄蒸发,在《庄子·杂篇·徐无鬼》中说:“风之过,河也有损焉;日之过,河也有损焉;请只风与日相与守河,而河以为未使其撄也,恃源而往者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风吹过河水就会有蒸发,太阳照耀河水也会有蒸发。如果风和太阳相互一起吹晒河水,而河水不曾受它们干扰的话,这是由于依靠源头的水不断地流来之故。由于古人对气象现象认识的局限,庄子对风的描述尚不够全面,但他对水面蒸发的理解,却是完全正确的。
到了西汉武帝时代,人们制造出了“铜凤凰”。据《三辅黄图》记载,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所建的建章宫阙上,装置了一丈多高的鎏金凤凰,以观测风向风速。后毁于西汉末年战火,现仅残存阙形夯土台。用铜凤凰测风是有讲究的,因为古人把凤鸟视为风神。郭沫若《卜辞通纂》说:“古人盖以凤为风神。” 由此看来,用铜凤凰测风更合乎古制。
但铜凤凰好看是好看,造价却极其昂贵,不利于普及。于是改装成另一种测风仪器,这就是前面提到的相风乌。当时,相风乌就安装在长安西北郊国家设立的“灵台”上,不仅能够测定风向,还能够观测大风的等级。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这种相风乌的实物已经无从查找了。
直到公元12世纪初,西洋才制造出了很像铜凤凰和相风乌的候风鸡,但比起建章宫阙上的铜凤凰,至少要晚1000多年。
幸运的是,河北省安平县逯家庄于1971年发掘出一座东汉古墓,墓中有一幅大型建筑群鸟瞰图绘画,主要建筑物后面的钟楼上,立有一只相风乌和一面测风旗。从目前搜集到的资料看,这是所看到的我国最早的相风乌图形,但不是华夏历史上最早的相风乌。
明确风力定级是在隋唐时期。唐贞观年间的太史令李淳风在他的气象学专著《乙巳占》中,把风分为8级:一级动叶,二级鸣条,三级摇枝,四级坠叶,五级折小枝,六级折大枝,七级折木飞沙石,八级拔大树及根。如果外加“无风”(静风)与 “和风” 就成了十个级。他主要以树在风中的变化来判断等级,形象而具体。并在《乙巳占·占风远近法》中提到:“凡风动,初迟后疾,其来远;初急后缓,其发近(此以迟疾推风发远近)。凡风动叶十里,鸣条百里,摇枝二百里,堕叶三百里,折小枝四百里,折大枝五百里。一云:析木飞沙石千里,或云伐木施千里。又云:折木千里,拔木树及根五千里(此鸣条以上皆百里风也,此以势力推风远近。”
根据这种方法划分风力,类似于19世纪初英国海军上将蒲福分级法,然而李淳风对风的分级远比蒲福分级法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