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球温度表使用学问多
气象台站的百叶箱里面挂着构造完全相同的两支温度表:东边的一支用来测定气温,叫做“干球温度表”;西边的一支,球部缠上用蒸馏水湿润的纱布,称为“湿球温度表”。这两支温度表合起来可以测定空气湿度。测定空气湿度的准确度与湿球温度示度是否准确有很大关系。要使湿球温度示度准确,主要在于湿球表面要有良好的蒸发和热量的交换。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选择吸水性良好的纱布,正确地包扎纱布,保持纱布的清洁,并且要用纯净的蒸馏水湿润纱布。
在气象部门,湿球温度表的球部包扎都使用统一配发的吸水性能良好的纱布。中小学气象站可以到气象部门购买这样的纱布,也可以用普通纱布。包扎时,要把湿球温度表从百叶箱里拿回到室内,先把手洗干净,再用清洁的水把球部洗净。然后将长约10厘米的新纱布在蒸馏水中浸湿,平贴无褶皱地包卷在温度表水银球上,纱布的绝大部分留在下边,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的1/4。包好后,用纱线把高出球部上面的纱布扎紧,再将纱布弄平,用纱线把球部下面的纱布紧靠着球部扎好,不宜过紧,并剪掉多余的纱线,纱布放入水杯中时要折叠平整。纱布一般每周更换一次,遇有风沙天气纱布易脏时可以随时更换。
在气象部门,湿球用水都使用统一配发的纯净蒸馏水。中小学气象站可以到气象部门购买这样的蒸馏水。没有蒸馏水时,也可用清洁的雨水、雪水,但要用纸或者棉花过滤。只有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河水,但必须烧开、过滤、冷透。
天冷了,有的地方百叶箱里的湿球纱布会结冰。这时候,要把水杯从百叶箱中拿回室内,以防止冻裂。将湿球上的纱布在球部以下2~3厘米处剪断,直到湿球不再结冰时再恢复原来纱布的长度。湿球结冰期间不能用水杯供水时,在每次观测前必须润湿湿球纱布,这一步骤叫做“融冰”。
融冰的目的是使湿球上的纱布能有足够的水分或冰衣,保持湿球表面有良好的蒸发,以获得正确的湿球示度。融冰的办法是:将湿球球部浸入水杯(或干净的墨水瓶)中,水杯里的水温相当于室内的温度,不宜过高,能使纱布充分浸透、将湿球冰层完全融化即可。判断冰层是否完全融化,可以从湿球温度表的示度看出:如果示度很快上升到0℃,稍停一会儿再上升,就表示冰已全部融化。然后,把水杯移开,用杯沿将聚集在纱布头上的水滴除去。融冰的开始时间非常关键,要根据当时的天气条件而定:当风速很小、湿度很大时,在观测前50分钟左右进行;当风速、湿度正常时,在观测前30分钟左右进行;当风速很大、湿度很小时,在观测前20分钟以内进行。
当气温(干球温度表的示度)在10℃以下时,要停止观测湿球温度,改用毛发湿度表或湿度计测定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