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知识网站

首页>精彩文章>谈天说地

浙江名茶气象谈

  浙江盛产绿茶,历史悠久,加工精湛,名茶种类繁多。从唐朝时起就列为贡茶,解放后则更有新的发展。

  名茶何时采

  浙江名茶,一般在清明前或在谷雨前采摘精制,称为“明前茶”或“雨前茶”。全省各地从3月底到4月25日前后,为名茶采摘时段。

  西湖龙井茶,肖山龙井茶,开采期最早,在3月最后一候,日平均温度低于10℃时,全省各地集中在4月中旬开采。一般将茶园日平均温度10—15℃,作为浙江名茶采制的适宜温度。

  茶树是属越冬植物,由于防御低温,在营养器官内贮藏较多的氨基酸类等营养物质,早春,茶树生长新梢时,根、茎、叶内贮藏的物质,输送到新梢。所以早期春茶鲜叶内所含的氨基酸类物质多。此时,由于温度低,茶树代谢活动弱,茶多酚含量少,即酚氨比较适中,故有味醇,香郁的特征。根据国内外资料,茶树鲜叶、根内的氨基酸含量,随温度升高呈线性下降,而茶多酚呈线性上升,因此,早期采摘的春茶,温度较低时质优价昂,后随温度升高,茶叶品质、价格均下降。

  名茶生长期的湿度

  浙江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80%,三、四月各地平均相对湿度为80%左右,茶园的相对湿度为85~90%,与斯里兰卡、印度生产高香茶季节以及世界闻名的云南临沧茶区的相对湿度相一致。所以,把生长优质茶的相对湿度,定为85~90%比较适宜。

  喜湿润是茶树生物学特征之一,它是形成芽壮、叶肥、多毫、味醇的必须因素。湿润在农业气象上是综合因素,包括相对湿度较高,降水量与蒸发量接近,晴雨天相间,升温缓慢,多云雾等。茶园喷雾,可增加空气湿度,改善茶叶滋味,提高品质。

  名茶生长季节的天气

  浙江名茶通常指优质绿茶,具有色翠、味醇、香郁、形美的特征。其中香气与天气条件有关。斯里兰卡的高香茶季节,在一轮茶30天当中,若有两周以上的晴天,即晴天与雨天的比例近于1,能形成明显的香气。雨天多于晴天,香气则减少或消失。浙江3月中旬为春茶生长季节,冷空气南下频繁,平均约7天一个周期,形成“三晴四雨”的天气,其晴、雨天比近于1。具有味醇、香郁的自然条件。日本春茶在梅雨季节中生长,虽味鲜但香气不足。

  名茶采制的最佳天气

  在同样的精制技术条件下的名茶,有时形成明显香气,有时根本没有香气。经验表明:晴天采制茶叶,其香气优于雨天;吹北风采制茶叶,其香气优于吹南风天采制;而吹北风的晴天采制茶叶,香气最佳,连阴雨天采制,香气极微。

  影响名茶的危害性天气

  浙江名茶生长期,与终霜期重合。在茶树新梢萌发至一芽二叶初展时段,常遇0℃以下的低温危害,通常称为春冻害。1983年4月4日、11日,全省出现茶园春冻害,有的受害较重,影响了名茶品质。但杭州西湖龙井茶区,却根本没发生春冻害,究其原因,一是有西湖、钱塘江大型水体增湿,保温;二是有60万亩风景林,抚育3万亩茶园。森林在冬、春季具有增温增湿效应;三是有3~4公里长,向东南开口的狭长马蹄形地形,既利于湿润空气会聚,亦阻挡西北寒风,从而减轻甚至避免了冻害。

  总之,浙江名茶的生长期、采摘期,不仅具备世界上生产高档茶的气候条件,且生态环境良好,所产名茶,久负盛名。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