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知识网站

首页>精彩文章>谈天说地

天气与心理

古语说“天昏昏令人郁郁”。意思就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人们的精神较懒散,心情也不畅快。我国的医疗气象工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发现,阴雨天气之所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阴雨天气下光线较弱...

  天气影响心理

  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分析表明,1982年至1983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全球大约10万人患上了抑郁症,精神病的发病率上升了8%,交通事故也至少增加了5000次以上。究其原因是“厄尔尼诺”这种异常气象变化,引起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和天气灾难,超越了一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发生坐卧不安、精神迟钝等症状。

  研究表明,气象对人类的精神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在酷热的天气情况下,人表现为烦躁,常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在低气压、潮湿的雨天,人们常会出现忧郁、情绪低落,自杀增多;而在干热、风大的天气情况下,人们反映迟钝、犹豫不决、反应能力下降;而适宜的气温,晴朗的天气(一般1520℃),可使人们情绪高涨、心情舒畅,工作和学习效率较高。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人体的松果腺通过神经纤维与眼睛的联系产生的。在阳光强烈(阴暗)时,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少(多),而松果激素可调节其他激素的含量,如松果激素少,甲状腺素、肾上腺素浓度相对升高,细胞变得活跃,使人兴高采烈;反之,使人无精打采。 

  高温令人烦躁

  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形成较佳的心理状态,而高温或在温度回升时,人的精神状态则容易产生波动和异常。精神专家研究发现,当气温较高或有暖流入侵时,精神病人起床徘徊、无法入睡、叫喊骂人、摔打东西的情况显著增加,正常人也会有程度不同的情绪变化。由于高温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所以高温环境下的犯罪率也相对较高。1996年奥运会前夕,美国警方曾委派专家作过细致研究发现亚特兰大的日犯罪事件总数,是随气温的升高而递增的,其中最热的67月份,犯罪率最高,偏偏奥运会在这一时段举行,为了减轻人们的恐惧感,奥运会组委会的负责人一度谎称亚特兰大夏季气温不超过30℃。

  天昏人郁郁

  古语说“天昏昏令人郁郁”。意思就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人们的精神较懒散,心情也不畅快。我国的医疗气象工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发现,阴雨天气之所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阴雨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较多,这样,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浓度就相对降低,人体神经细胞因此“偷懒”,变得不怎么“活跃”,人也就变得无精打采。

  气象与精神病

  精神病人对气象变化非常敏感,受其影响也非常大。

  天气变化对不同精神病人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精神分裂的病人,在冷锋或强冷空气过境时,其表现为木僵状态或类似木僵状态,有暖气流经过时,其表现为亢奋或骚动,此时,病人服用药物也无济于事,而待这样的天气过后,病人的病症才会有所缓解抑郁症病人对暖气流特别敏感,病情易恶化,在入冬时节,易出现失眠状态;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一般易在坏天气到来前,感到烦躁不安、失眠等。另外,精神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江南常说的“菜花黄、痴子忙”,说的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易于45月发病。羊痫风患者的失眠也有季节性,以1112月为最多,68月为最少,而失眠愈严重,发病就愈频繁。

  因此,要减少精神病人的发病,除正常治疗外,还应了解天气的变化,在不利的天气过程来临之时,要服用药物控制病情,必要时要入院治疗。

  气象条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心理学家、行为学家和管理学家的高度重视。一些国家在发布天气预报的同时,还发布未来天气里可能引发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以及“因天制宜”的防病措施建议。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