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明珠——普陀山
永恒的大自然给舟山群岛绘就了独特的山海兼胜的雄奇画卷,使她无处不以绚丽多姿、气象万千的旅游风光而令人向往,宋朝文豪苏轼,曾泛舟揽胜,纵情于山海之间,写下了“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的壮美诗句。明将侯继高,转战南北,卫戎海防,当他登上舟山,眺望大海,不觉神思悠悠,发出了“山海奇观”的赞叹。如果人们把舟山群岛比拟为颗颗翠玉的话,那么普陀山则是这些翠玉中最璀璨的一颗。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的莲花洋上,面积12.5平方公里。普陀山原称“普陀洛迦山”,这是梵文译音,是佛经所说观音居住的地方,其意是“美丽的小白华”或“光明山”、“海岛山”,她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并称为我国佛教的四大名山。岛上风光秀丽,金沙绵亘,古刹林立,集山海胜景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前人曾有评语:“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川之胜,则推桂林;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 杨枝庵内唐阎立本绘杨枝观音碑
当你登上普陀,那千步金沙、磐陀夕照、莲池夜月、华顶云涛、朝阳涌日、海涛雾浪、茶山夙雾、梅湾春晓等气象景观,无不让人目不暇接,犹如登上天堂、仙山,那题有“南海圣境”、“同登彼岸”、“宝筏迷津”的牌坊,便是佛国的大门,那“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的柱词,也高度概括了观音菩萨的慈悲灵感。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的生日),六月十九(成道日),九月十九(涅槃日),那一群群,一队队香客登岸即跪,三步一叩,跪拜到海拔300米的佛顶山上,许愿的,还愿的,比比皆是。普陀山每年接待境外游客3万多人,境内游客120多万人。
普陀山的风光美,普陀山的气候更宜人,她冬暖夏凉,年平均最高气温20.0℃,夏季平均最高气温25.5℃,年平均最低气温13.7℃,冬季平均最低气温6.6℃,年降水量1201.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9%。尤其是夏季,四面环海的陆地,那阵阵凉风从海上袭来,使人心旷神怡。漫步沙滩,滩后松林浓郁,滩前碧波万顷,顺滩眺望,一边是茫茫大海,一边是金色沙滩,有诗赞曰:“黄如金屑软如苔,曾步空王宝筏来;九品池中铺作地,是疑赤足踏莲台”。那海潮拍岸、声如雷震,碧浪来时如迎面飞瀑,退时似串串珠帘。
普陀山的莲花洋,还随着季节的变换,气候的更迭,不时绽开着奇异多姿的浪花:有时像瑞雪飞舞,有时像云霞飘浮,有时像炊烟倾注,在霞光下更是色彩缤纷。如果是在夏秋的夜晚,人们还会发现,一排排波浪在暗夜中闪闪发光,好像点燃了无数盏灯。波涛涌上海滩,又像数不清的夜明珠在地上飞滚跳跃,令人眼花缭乱,这是一种海洋生物的发光现象,海水中有无数含磷质的生物,能在黑暗中发出光来。水温越高,密度越大,光度也就越强。
在渔汛季节,登上普陀山顶峰,常常可以看到银色的海鸥成群飞翔。海鸥是渔民的忠诚伴侣,每当它由海面向山岗飞行,同时发出猫叫似的鸣声,就预示着明日必有大风。昔日舟山渔民常以此来判断天气变化。
普陀山四季如画,普陀山气候宜人,普陀山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