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气象“黑科技”
5月19-22日,气象科技成果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智能网格气象预报平台、“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等比肩国际先进水平的气象科技产品亮相展区。成果展以“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为切入点。(崔丽丽 摄)
新舟60增雨飞机是由西飞民机公司与中国气象局合作研发的一款高性能人工增雨飞机,机上搭载了催化播撒、云粒子探测、云宏观成像、卫星通信及任务管理等五大系统,在人工增雨、森林灭火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崔丽丽 摄)
UAV6000气象探测无人机,支持气象和大气成份多要素测量,结合GPS和地形给出水平和垂直数据分布图、大气3D状态,更好地应用于现代气象服务。(崔丽丽 摄)
当前,我国具有覆盖地面、天空、海洋和太空的立体气象观测技术。风云三号D星发射标志着我国极轨气象卫星进入高光谱探测时代,这颗卫星是目前国内光谱测量通道最多的卫星。(崔丽丽 摄)
风云四号A星是我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的首发星,也是目前世界综合性能最先进的静止气象卫星。(崔丽丽 摄)
由中国天气网制作的《大数据看中国66年气温变化历程》,基于1951-2016年全国各地气温变化的万余条数据,展示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气温偏高情况更为显著,并且,北方地区气温变暖的趋势比南方地区更为明显。气温升高比较突出的是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崔丽丽 摄)
科技周期间,气象科普互动体验活动也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在模拟演播室里,市民朋友面对镜头可以实时发布天气预报,过一把气象“主播”瘾。(崔丽丽 摄)
科技周期间,气象科普互动体验活动也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站在“天气衣橱”面前,根据实时天气情况,衣服可以实现自动匹配……(崔丽丽 摄)
“小球大世界探索版”是一款全球科普教育软件,参观者可以通过触摸屏来选择展示的数据集以及星球运行轨迹,如全球地形地貌、全球气温逐年变化、全球天气系统演变过程、地球的昼夜变化、月球等星球表面状况、太阳耀斑的发生过程等。该系统支持VR体验,使观众完全沉浸其中,能够对地球与大气的环境变化进行直观了解。(崔丽丽 摄)
科技周期间,气象科普互动体验活动也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通过VR技术,市民可以体验龙卷风。
科技周期间,气象科普互动体验活动也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通过VR技术,市民可以“亲临”太空。
科技周期间,气象科普互动体验活动也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通过VR技术,市民可以体验“穿越”台风。(崔丽丽 摄)
科技周期间,气象科普互动体验活动也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通过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温室控制系统,市民可以远程给花草、庄稼浇水施肥。(崔丽丽 摄)
科技周期间,气象科普互动体验活动也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通过VR技术,市民可以了解空间天气天文模型。(崔丽丽 摄)
科技周期间,气象科普互动体验活动也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图为地面气象观测场语音互动沙盘。(崔丽丽 摄)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业务实时监控平台对全国预警发布系统、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及发布情况、突发事件周期预警发布情况、预警信息多手段多渠道传播等进行全面监控,及时有效地掌握预警发送人群和范围,实现了预警发布业务的可视化监控与展示。(崔丽丽 摄)
气象信息决策支持系统以突发事件和风险预警为主线,对相关气象要素进行风险研判、深度挖掘和可视化加工,为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防御提供决策支持,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覆盖灾前、灾中、灾后的气象辅助决策服务。(崔丽丽 摄)
HY型大气负离子自动观测仪采用“电容式吸入法”原理进行负离子检测,测量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值。能长期、自动、连续、全天候监测大气负离子浓度变化,适应环境气象观测的业务需求,满足观测数据的高精度和高稳定性要求。(崔丽丽 摄)
一体化环境监测站是可实时测量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PM2.5、PM10、VOC、CO2的小型化观测仪器,并且内置锂电池组,实现了采集、供电、通讯高度集成化,仪器设备轻便安装简单。(崔丽丽 摄)
HY型大气负离子自动观测仪采用“电容式吸入法”原理进行负离子检测,测量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值。能长期、自动、连续、全天候监测大气负离子浓度变化,适应环境气象观测的业务需求,满足观测数据的高精度和高稳定性要求。(崔丽丽 摄)
5月19-22日,气象科技成果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成果展以“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为切入点,运用多媒体、互动体验、实物、模型、展板等形式和手段,通过观测、预报、服务等10个专题全方位展现气象科技工作。(崔丽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