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秋雨的天气谚语
秋雨不象夏雨那样量大,决定着全年的旱涝,也不象春雨那样“贵如油”。因而不象春雨、夏雨那样被人们看重。其实,秋季雨水的多寡和旱涝的关系比之春雨、夏雨无不及。这是因为秋季是农作物产量形成期和收获季节,同时又是播种季节。无适量的秋雨,秋熟作物难以灌浆,过量的秋雨不利成熟,造成涝害,或者晚熟使庄稼遭受霜冻。秋雨更为小麦等秋熟作物提供适宜的墒情,“麦收八、十、三场雨”,其中秋和秋末降雨就占了三分之二。
预防秋季降雨和旱涝的谚语,以当年春、夏季的某些情况为前兆者较多。“春旱秋涝”就是流传于华北的一例。查对北京气象资料,确实春季4月份降水量与9~10月降水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把各年4月份降水量资料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按顺序“排队”以确定“界值”,寻求出以下指标:4月份降水量少于15毫米,则9~10月降水量多于60毫米,4月份降水量多于15毫米,则9~10月降水量少于60毫米。总的来说有80%以上年份如此,在25年中仅5年有些出入。
我国大部地区属季风气候,秋雨的多少和雨季结束的早迟有一定关系。华北的雨季一般在8月结束,而后雨量减少。天气谚雨“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就要涝”就与此有关。这是说:8月初下雨后若无较大降水(秋吊),则可能秋旱;若有较大降水(未吊起来),则以后还要下雨:会使秋雨偏多。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进退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变动有关,往往在其西北有一雨带。盛夏,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移到25~30°N以北,我国北方进入雨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8月上旬开始南退,有的年份在7月底8月初即南退,而有的年份则迟到9月份才向南撤退。所以8月上旬前期(立秋)下雨以后,若无较大降水,则表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可能已向南退,将要“秋吊”了;相反,若8月上旬前期下雨后,还有较大降水则表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尚未南退,可能南退较晚,秋季雨水可能偏多。据河北省易县的气象资料分析,8月初下雨以后,若无大于30毫米的降水,则9~11月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少50%以上;而8月初下雨以后,又有大于30毫米的降水,则9~11月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50%以上,关系较好。
在长江流域流传着“三伏不热有秋旱”的谚语。“三伏不热”往往是长江流域夏季环流形势不够强所造成。秋季时则整个环流形势也易较早转为冬季环流形势。因而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下游地区,如南京、芜湖等地“三伏不热有秋旱”的关系较好。芜湖7月平均气温低于30℃,则10月雨量少于95毫米;7月平均气温高于30℃,则10月雨量多于95毫米。23年中有21年符合此关系,相关百分率达91.3%。
当然,由于地区差异和可能存在的“季节推移”关系,而使“三伏不热”的年份,特别是“伏里凉”的年份也可能秋雨偏多,出现‘状里凉秋雨淋倒墙”的情况。例如在长沙这两条似乎矛盾的谚语同样有效。从长沙1951~1974年资料得出,7月份平均气温越低,则10月份出现降水量过多(多于平均值50%以上)或者降水量过少(少于平均值50%以上)的可能性越大。可见“三伏不热有秋旱”和“伏里凉秋雨淋倒墙”在长沙都成立,而且伏里越凉,出现旱和涝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伏里凉”常给这一带生产上造成“夏作秋,没得收”的局面,使庄稼遭遇非旱则涝两种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