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研修加强气象科普创作 ——通讯员研修座谈会在郑召开
4月13日上午九点,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办,河南省气象局协办的《气象知识》通讯员研修座谈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河南省气象局局长王建国、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领导胡桂琴、科普与服务评价室处长邵俊年出席了会议并讲话。来自22个省(区、市)的近80名通讯员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座谈会。
座谈会上王建国讲话指出,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气象科普工作越来越重要,气象科普可以将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用普通的语言向百姓讲述清楚,可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对气象科普的需求。他认为做好气象科普工作必须要做好以下三点:第一,各级领导重视与支持气象科普工作;第二,对气象科普工作有清晰的思路与规划;第三,气象科普工作必须常态化、业务化。
胡桂琴在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对办好《气象知识》杂志重要性的认识。中国气象局多次专门研究加强气象科普工作,年初先后出台了"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意见"与"关于印发中国气象局2011年气象科普工作要点的意见"两个文件,强调积极推进气象科普"业务化,常态化,社会化,品牌化",将《气象知识》杂志、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世界气象日等逐步打造成气象科普的知名品牌。她对此次座谈会给予很高期望,希望通过专家的授课、大家的研讨,进一步提高气象科普创作水平,建立一支更高素质的通讯员队伍,提高《气象知识》的内在质量,促进《气象知识》的更大发展,发挥《气象知识》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重要作用。
随后,邵俊年代表编辑部做了《<气象知识>2010年度报告》。过去的一年中,《气象知识》着力在八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进一步探索完善杂志定位,以服务于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为中心,使《气象知识》成为"气象信息员的知识读本、科普活动的实用材料、气象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二是加强专刊(增刊)的策划,特色更为鲜明的专刊(增刊)得到广泛好评;三是加强采编校印质量管理,努力打造精品期刊;四是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拓展优质稿源;五是积极推动刊网联动,发挥杂志与网络的各自优势,扩大影响面;六是《气象万千》科普彩册设计制作;七是启动科普网建设工作;八是进一步强化发行推广。
邵俊年说,《气象知识》编辑与发行近年来取得较大突破,得益于各级气象部门领导、同行的关怀与大力支持。正是有了这种关怀与支持,编辑部同仁也才得以放开手脚,开拓创新。感谢各级领导、同行对气象科普工作和《气象知识》杂志的关怀与支持!
随后,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科普与服务评价室李平、郑州大学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广安、科学普及出版社编审金维克、《气象知识》编委张海峰分别做了主题讲座。与会人员共同座谈如何更好地发挥通讯员在《气象知识》发展中的作用,发挥《气象知识》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作用。会上还为新增的43名通讯员颁发了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