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暴雨多?数据来回答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8日 来源:气象知识 分享:

2024年是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的次年,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大气温度高、水汽充沛,不稳定性增强。年内,暴雨过程频繁,南北方影响并重,短历时强降雨强度屡破纪录,江浙沪多地刷新最晚特大暴雨/大暴雨记录,局地暴雨洪涝灾害损失重,社会影响大,让人不禁感叹:暴雨怎么越来越多?

事实是这样吗?我们让数据来回答。

降水总体偏多,区域差异明显

2024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我国平均降水量692.4毫米,较常年同期(627.9毫米)偏多10.3%,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多。辽河流域平均降水量704毫米,较常年同期(478.1毫米)偏多47.2%,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北方地区及华南降水总体偏多,华中、西南及西北地区大部偏少。其中,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地区北部、内蒙古中部、甘肃中部、青海东北部、山东大部、江苏大部、安徽北部、广东东部、广西北部和西南部等地降水量偏多20%~50%,部分地区偏多50%以上;黑龙江中西部、内蒙古东北局部、甘肃西部局部、青海西北部、新疆东南部、西藏中部等地降水量偏少20%~50%,其余地区接近常年同期。


暴雨日数创纪录,华东及华南等地明显偏多

2024年我国暴雨站日数(所有气象站记录到的暴雨日之和)为 8186站日,较常年偏多32%,共计1896个国家级气象站出现暴雨(日降水量≥50毫米),约占全国总站数的78%。暴雨主要发生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山东南部、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北东部、湖南东部、广西、海南中西部等地暴雨日数有 4~10天,广东中部及海南东部达10天以上。与常年相比,华东及华南大部等地暴雨日数偏多。其中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和南部、安徽北部、浙江西部、江西中部、湖南东南部、广东大部、海南东部等地暴雨日数较常年偏多2~6天,局地超过6天;其余地区略偏少或接近常年。

全国共有367站日降水量达到极端事件标准,其中海南珊瑚(629.3毫米)、广东斗门(395.6毫米)、河南社旗(384.7毫米)等70站突破历史极值。

暴雨过程多,南北多条干流、支流出现编号洪水,致灾性强

2024 年4月4日,华南地区进入前汛期,开汛日偏早5天。年内,全国平均降水量呈单峰型分布,7月降水量最多达 140 毫米,其次6月,为115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1月、2月、4月、6月、7月和9月、11月降水量偏多,仅3月、5月和8月降水量偏少。

2024年春季,我国平均降水量为16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3.3%;广东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吉林和青海为历史同期第三多。全国共发生14次区域暴雨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3.8次。4月2—7日的暴雨过程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八强,受其影响,我国华东南部、华中南部、华南东部及贵州东北部、重庆、四川中东部等地累计降水量50~100毫米,浙江西南部、福建、江西南部、湖南东南部、广东大部等地累计降水量100~250毫米,局地超过250毫米;湖南茶陵(203.2毫米)、广东始兴(145.3毫米)日降水量超过极端阈值。

2024年夏季,我国平均降水量352.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6.2%。降水空间上总体呈“东多西少”分布。全国共发生1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26个省(区、市)遭受暴雨洪涝灾害。6月9日至7月2日的暴雨过程综合强度创1961年以来之最,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均超过1998年6月12—27日的暴雨过程(历史次强)。连日暴雨导致长江中下游干流与淮河中游干流三河尖以下河段全线超警,湖南华容县洞庭湖堤防发生决口险情,南方多省遭受严重暴雨洪涝、局部泥石流、滑坡以及城市洪涝等灾害。

夏季北方暴雨过程频繁,落区重叠度高,华北等地出现“旱涝急转”。7月4—18日西南地区东部至黄淮、江淮一带出现的暴雨过程综合强度位列1961年以来第十强,河南社旗累积降水量达到868.9毫米,超过其年降水量816.6毫米。7月20日至8月31日,北方共出现10次暴雨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2.9次。华北在7月中下旬前后发生“旱涝急转”,前期(6月至7月上中旬)降水偏少32.8%,旱情露头发展;而7月下旬起至8月底降水量(偏多72%)和强度激增,河北、山东多个城市发生洪涝,海河流域滦河、北运河等河流涨水明显。汛期“七下八上”期间(7月16日至8月15日),辽河流域降水较常年偏多近1倍,为历史同期最多。期间,吉林、辽宁多地降水量偏多且降雨落区重叠,导致部分农田遭受较重渍涝灾害,春玉米抽雄吐丝和大豆开花结荚受到影响,牡丹江、西流松花江、鸭绿江、东辽河等河流发生编号洪水。7月16—17日,陕西汉中局地出现暴雨、大暴雨,陕西商洛柞水县山洪暴发,造成高速公路桥垮塌。8月18—21日,辽宁葫芦岛市出现罕见的特强暴雨,最大日降水量638.8毫米,洪涝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受灾近20万人,因灾损失超百亿元。

2024年秋季,我国平均降水量137.9毫米,较常年同期(121.4毫米)偏多13.6%。内蒙古、青海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多,江苏和上海为历史第三多。全国共发生9次暴雨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1.9次,其中5次暴雨过程由台风活动引起。受台风“康妮”强降水影响,10月31日至11月1日,浙江、安徽东南部、江苏南部、上海等地出现10~50毫米降水,浙江东部、上海、江苏东南部等地有50~250毫米,华东地区有18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10月历史极值,浙江平阳刷新当地最晚特大暴雨记录,上海徐家汇、浙江宁波、绍兴、舟山及江苏常州等地刷新当地最晚大暴雨记录。9月29—30日,华西地区出现区域性暴雨过程,四川东部、重庆、贵州西部和北部、陕西南部累计降水超过100毫米,川陕甘滇等地局部遭受暴雨洪涝灾害。

整体来讲,2024年我国降水量较常年明显偏多,主要多雨区在东北南部、华北北部、华东北部、华南及内蒙古中部等地;全国暴雨日数创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华东及华南局部偏多明显;2024年入汛时间偏早,汛期降水呈现前少后多、旱涝急转的特征,强降雨极端性、致灾性强。汛期暴雨过程频繁,东北、华北、黄淮等地暴雨洪涝灾害重,辽河流域汛情严重。

致谢:国家气候中心正研级高工孙林海、工程师石帅对本文有贡献。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友情链接: 农村百事通 |大自然 |天文爱好者 |中国气象科普网
《气象知识》编审委员会|编辑部大事记|版权说明
联系我们|编读往来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京ICP备090744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