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知识网站

首页>历史期刊>2023年>2023年第5期>文章

柴达木盆地深处,冷湖不“冷”

柴达木盆地中央,有一个平均海拔2800米,“雨不下,草不长,鸟不来”但又是老石油人熟悉的地方——冷湖镇。

在青藏高原的北部,有中国四大内陆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的隆起成就了她24万千米2的平坦外形,也因高原的阻挡造就了她戈壁荒漠的久旱性情。迎不来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水汽,等不到湿润的季风气候,干旱少雨又多风,盆地内也有不少无人区。

柴达木盆地中央,有一个平均海拔2800米,“雨不下,草不长,鸟不来”但又是老石油人熟悉的地方——冷湖镇。1956年,一支石油地质勘探队来到此地,队员在湖边洗手,触手觉得冰凉,于是给这片湖水起名“冷湖”,此地也由此以冷湖为名。在这本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曾经生活着数万人。这又是何故?

地上人迹罕至,地下宝藏聚集。冷湖丰富的矿产除了氯化钾、煤、铜、铁、金等,当年蕴藏的石油更是以日喷原油800吨、年产原油30万吨而跃居全国四大油田之一,是中国石油西部重镇。来自各地的有志青年也井喷式涌入,在这里奉献青春,留下辉煌。食堂、幼儿园、学校、医院、大礼堂、银行及商场等在这里的生活区里一应俱全。那时的冷湖何等风光,那就是很多人向往的塞外天堂——“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与壮志激荡在荒原上,将岁月长河里的孤寂悉数点燃。

眼前,“冷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石油企业精神教育基地”的刻字伴着“老石油基地遗址”石碑,静静伫立在这片苍茫的土地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已随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深深烙进柴达木人挺拔的脊梁上、融入他们流淌的血液里。是的,冷湖的“冷”,只是手指触摸到水面的体感温度,他一直都是能量满满、风光无限,正少年模样的存在,只等待着开拓者敏锐地发现!

随着当地石油资源的枯竭和经济发展转型,常住人口迅速流失,从数万人的鼎盛沸腾到数百人的萧条没落,留在视野里的似乎只是残墙碎瓦,但当人们还处在繁华与寂寞的回忆里无法自拔时,其实冷湖早已在经济发展的历史舞台上华丽转身了。

根据国内外风能利用经验,年平均风速达到3米/秒以上地区的风能就具有开发价值,而冷湖近50年(1973—2022年)的气象资料显示,这里年均大风日数66天,平均风速3.8米/秒,常年主导风向为西风。青海省风能资源普查发现,冷湖全年风能可用时间在5000小时以上,年平均风功率密度≥200瓦/米2,且高频率风能方向较为集中,为青海省风能资源丰富区域。

这里年晴天日数最高达到335天,最少292天,年均305天。有研究认为,1961—2020年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噶尔县年均日照时数为3487小时,居全国之首;而同时期冷湖年均日照时数为3425.5小时,这期间有11年破3600小时的纪录,日照百分率更是高达78%,直追噶尔县,为青海之最,也是青海省太阳能最丰富的区域。

冷湖年均降水量仅16.8毫米,平均相对湿度30%,最小相对湿度仅1%。沙漠化的地表在强光照耀下快速升温,夜间骤降,气温日较差可达29.8℃,年较差达到64.2℃,曾出现35.4℃的极端高温和-33.2℃的极端低温。这里的热是干热,冷也不是潮冷,粗犷豪放的柴达木盆地富有宽阔的胸怀,却“吝啬”每一滴水汽。因少雨而干旱,因温差而多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在荒漠里打造出千奇百怪的雅丹地貌,被人称为“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 也正因如此,首个“中国火星模拟基地”在冷湖建成。

为填补东半球没有国际优质大型光学望远镜的空白,相关专家锲而不舍地为光学观测台选址,最终在2018年让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成为东半球优质天文台,也因而再次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从赛什腾山山顶的天文观测台到山下平地落差达1500米,正是这样的高差,使得观测台能够较好地脱离因大风而掠起的沙尘,得以清晰地仰望璀璨星河。据相关团队研究,冷湖台址的优质晴夜时间占比为70%,可沉降水气柱也远优于其他地区的大型光学天文台。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荒无人烟的地理区域,以石灰岩、花岗岩、砂岩等组成的石质山体,在外行人看来可能是最糟糕的环境,但作为天文台,其观测条件完全可以与世界一流的天文台相媲美。

为保护这里独特的自然资源,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制定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划分出暗夜保护核心区和缓冲区,严格规定暗夜保护核心区内的光源种类和亮度等。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气象局克服重重困难、发挥自身优势,从山脚到山顶建成3个十要素气象观测站,为天文观测台的建设和使用开展精密监测与精准预报;相关专家团队更是联合冷湖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为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基地(C区)石质山地“量身打造”防雷接地系列实验。

冷湖,随着石油开采的转移,没有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冷却”点。风光资源,作为清洁能源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部门多方合作,邀请大家烈日下体验“火星之旅”,夜空里捕捉星辰大海。

这,就是柴达木盆地里永远热度满满、风光无限的“明星少年”──冷湖。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