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知识网站

首页>历史期刊>2022年>2022年第6期>文章

领着千军万马跑赢北疆“闹海风”

“闹海风”是新疆北疆地区的特有天气现象之一,是一种回流性大风并伴有吹雪、雪暴等天气。

逐水草而居,年复一年的转场是哈萨克族牧民的古老传统。每年春季将牧群由冬牧场转到夏牧场,到了秋末再由夏牧场转至冬牧场,虽然艰辛,但也是牧民追寻了上千年的诗和远方。然而,赶着牛羊跨越百余千米绝非易事,他们要穿越几大风口,躲避风吹雪等灾害……早年间,转场可谓险象环生,而今,这场生命大迁徙如何完成?

“闹海风”是新疆北疆地区的特有天气现象之一,是一种回流性大风并伴有吹雪、雪暴等天气。“闹海风”,又称“诺海风”,蒙古语的意思是疯狗的狂叫声。身临风区的人说,风声有时又像大海起波涛的声音。“闹海风”发生时常常能看到山边有一片连续不断、似雾似云的东西,那是“闹海风”形成的低吹雪。

在新疆塔城、阿勒泰地区,自北向南依次排列着哈土山、马斯阔孜山、加勒哈甫山和萨吾尔山。这些山体均是自东向西延伸,两山之间的峡谷,就是“闹海风”风区。

每到冬季,蒙古高原都会持续形成高压天气。蒙古高压的释放过程,向西就会形成越过准噶尔盆地的东风。在准噶尔盆地广阔的大地上,东风成不了什么气候,可向西,到了吉木乃县、哈巴河、福海县等地,经峡谷挤压,风力骤然增强,加上沿途夹带的沙雪,就形成了“闹海风”。

每年转场季,天山南北都会有成千上万的牛羊驼马组成梯队,在当地气象部门、牧业工作站负责人的带领下,骑着马,翻山越岭,浩浩荡荡,沿山或戈壁蔓延几十千米,烟尘滚滚,家畜嘶鸣,场面震撼壮观。

亲历“闹海风”

2022年3月初,笔者去哈巴河县采访春季转场,03时从县城出发,去往距离县城150多千米的“冬窝子”,一半以上的路是牧民赶家畜踏出来的临时路面。

因去往“冬窝子”的时间充裕,一起同去的哈巴河县气象局负责人杨洪疆决定沿今天的牧道看看路况。当汽车翻越牧道的一座山谷时,山顶狂风咆哮,卷起山谷的积雪如洪水般泄去,车前瞬时白茫茫一片。驾驶员沙罕尔说,这是遭遇了“闹海风”,汽车不能停留,否则会被风吹雪掩埋。

汽车向前摸索着缓慢行驶,突然一阵失重,车里的设备向我们砸来,大家都惊叫起来,隐约中听到沙罕尔的声音,“完了!我们要翻车了!”

我们连滚带爬地钻出车外,发现车头已滑至路基斜坡下,多亏后轮毂被路边的排水沟卡住,这才救了我们一命,否则就会翻入几十米深的谷底。

-30℃,风雪呼啸迎面袭来,睁不开眼,更张不开嘴,连呼吸都非常困难,每个人都在没膝的积雪中发抖,好不容易摸索到车旁,掏出备好的军大衣裹上身,才慢慢缓过神来。

当时在山里,手机没有信号,无法呼叫救援。不一会儿,汽车轮胎已被雪掩埋,如果车不能迅速脱险,那将成为一个灾难。所幸,在半个多小时里我们与寒风较量,采取一进一倒的策略和人力协助,终于将车头挪回路面,方才脱离危险。

转场路上不怕狼虎 就怕戈壁滩上风呼呼

“闹海风”是牧道上的常客,属局地小气候,瞬间形成瞬间消失,其危害性、杀伤性极强。哈萨克族牧民波再·加黑亚15岁就随父亲转场,1984年就在转场路上遭遇了“闹海风”,他家赶出去的200多只羊回来不到90只,幸好当时“闹海风”正处减弱阶段,他才捡回了一条命。与1984年相比,家畜损失更惨重的是1976年。当时,牲畜刚进入萨吾尔山区域空旷的戈壁,就遇到罕见“闹海风”,瞬间,马被大风夹杂着暴雪掀倒,不停地翻滚,矮小的羊儿不知了去向,而他转眼看到晴天变成一片昏暗。父亲立即喊了句:波再·加黑亚,拽着骆驼别放手!羊群、马匹及父亲瞬间就被大风吹散。那一夜,他死死抓住骆驼缰绳,在持续呼啸的风沙与无边黑夜里坚持了逾10小时没敢合眼——遇到风沙或风雪天,羊一旦被风赶起,就别想再把它们找回来。那一次多亏村民连夜行动开展自救,人才被救了回来,但村子里的300多只羊一夜之间全没了。  

“‘闹海风’出现没有明显迹象,一旦陷入其中,后果不敢设想。”在哈巴河县工作了近20年,并与“闹海风”斗争了20多年的杨洪疆说。参加工作以来,多次听牧民提起转场途中遭遇“闹海风”,20世纪80年代初,3000多头家畜遭遇“闹海风”全部死亡;2001年春季转场时牧民遭遇“闹海风”被困在戈壁好几天,一些幼羔被冻死、饿死……

2005年3月下旬,哈巴河县春季遭遇了持续“闹海风”天气,家畜被困在戈壁滩一周多,饲草无法保障,损失惨重。哈巴河县气象局预报员达吾提汗跟着转场牛羊群做牧业转场气象服务,他骑着一匹往返牧道13年的老马在前面探路,多亏老马识途,遇到“闹海风”时赶紧原路返回,帮他捡回了一条命。“闹海风”的威力让他至今仍心有余悸。

在恶劣天气面前牧民可能一夜之间因灾返贫,可想而知他们对气象服务有多么需要和依赖。对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和北疆的气象部门多年前就已经陆续开展了牧业转场服务。

气象科技“壮胆”  牧民跑赢“闹海风”

一件羊皮大衣、一顶皮帽子、一双毡靴、一副墨镜、一个望远镜、一套炊具……这些都是现在波再·加黑亚转场时的“宝贝”,而更重要的还有手机。手机是牧民转场路上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方式,更是连接气象部门得以共同守好最后一道安全防线的渠道。因此,现在转场除了“宝贝”装备和一匹好马外,还必须配备一部好手机,这样能及时接到气象信息员、牧业工作站和乡政府转发的天气预报。

波再·加黑亚说,过去转场凭的是老牧羊人的经验,入冬时节一到,大家就赶着羊儿翻山越岭,连续几天长途跋涉400多千米,但经验有时并不准,而提前动身还会导致家畜掉膘严重,有的怀孕家畜还可能会因此流产;近些年就不一样了,一方面有气象预报员全程伴随式服务,同时,各梯队还有气象信息员,大家会根据天气预报选择转场时间。比如,听天气预报说最近一周没有雪,天气好,牧民们就可以慢慢游牧过去。

除了一路同行的预报员,在转场路上常发生“闹海风”的风口现在都布设了气象观测站,能精准捕捉天气,降低转场风险。达吾提汗回忆说:“过去转场我得骑马到县里去看预报,来回路上就需要一天时间。”他说,那时观测设备覆盖面有限,预报服务常常追不上风雪的脚步;现在,除了密织地面气象站外,预报员们还能通过手机APP查看卫星云图、高空实况图、天气形势图。

同时,为了防止局地小气候形成短时“闹海风”,牧民陷入其中难以脱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部门与当地牧业工作站对牧道进行勘察,沿线建设了指示牌。杨洪疆说:“看这标着红色箭头的指示牌,越到容易出现闹海风的区域越密集,一旦遇到风吹雪,带牧民跟着箭头指示的方向走,一定能走出风口。”

为了保障安全转场,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部门加强牧道气象观测网络建设,确保区域局地小气候都能被精准掌握。每年转场期间,牧区各市县气象部门除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阿勒泰地区气象台加强会商之外,还同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对接,根据牧民转场进度订制预报服务,2022年气象部门还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对牧场草情、雪情进行分析,引导各单位密切行动,合理安排冬牧场家畜保有量。

所以,看得见的是全程陪伴牧民转场的预报员,背后还有更多人为他们操着心。每逢牧民转场,许多人看到的是壮观和震撼,觉得牧民生活洒脱又诗意,没有看到的是无数牧民和预报员们付出的艰辛与坚持。转场近10天,跨过无数道沟壑,越过无数道山脊,才能最终到达“冬窝子”。浩浩荡荡的转场年复一年,最大的变化是牧民应对转场的心态更从容了:以前,提起“闹海风”人人惧怕,近二十年,牧民说再也没有遇到过“闹海风”。杨洪疆说,作为气象人,做好转场服务不仅是对业务能力的检验,更是保障牧民安全的一份承诺,顺利避开恶劣天气的背后,体现了气象部门日益精准的预报、贴心精细的服务,更是对牧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诚挚守护。

随着科技的进步,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到位,转场气象服务的深入,“闹海风”的灾害必将被征服,针对新疆牧民转场气象服务也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