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之我见之二——是什么在指导气象科普工作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1日 来源:气象知识 分享:

上一篇也就是本系列的第一篇中对什么是气象科普谈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一篇想谈谈气象科普的指导思想到底是什么。

知道了一项工作到底是什么,我想紧接着就应该知道我们到底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去开展工作,怎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记得大约在6年前,2015年9月,在中国气象局人事司的大力支持下,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科普部和干部培训学院干部培训部共同组织了为期一周的第一期全国气象科普业务培训班(2016年和2017年连续办了第二期和第三期),主要的培训对象是全国各省(区、市)的处级气象科普业务和管理人员。当时的授课教师团队是我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和时间去协调的,阵容相当强大,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中国气象局分管局领导、局办分管领导以及中国科协科普部主要负责人、首位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奖”(国际科普领域最高奖)的李象益教授(后来还专门请李教授在中国气象局机关学习报告会上作了一次精彩的科普报告,这也是我知道的机关学习报告会上唯一的一次科普主题报告)、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科普工作具体负责人等。涉及的主题包括国际(主要是发达国家)科普工作体制、全国科普工作未来发展方向和顶层设计、中国气象局科普工作重点和要求、其他部委科普的经验介绍和分享等。当时设计和组织这样一个培训班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主要是针对气象部门的科普工作特点(如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策划组织人员少,具体落实人员多;国家级单位人员少,基层单位人员多等问题)与专家、同行进行充分探讨和交流。归纳起来就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出来就是每年开展的气象科普活动很多,也很丰富多彩,但缺乏顶层统一的设计和指导;对国家和中国气象局在科普方面的工作思路理解不深不透,很难形成合力并做出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亮点;“塔基”够大,但“塔尖”不够高,尤其是缺乏“塔尖”上的“那颗明珠”。因此,培训班的目的就是希望参加培训的气象部门科普工作的具体负责同志能够“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促进协作、实现共赢”。即把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思路和想法统一到国家科普工作的需求上,把具体的实践和做法统一到中国气象局科普工作的重点和要求上,参考借鉴其他部门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系统化、集约化、社会化和业务化的全国气象科普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推动气象科普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气象事业现代化和气象强国建设。

当时我们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国家层面主要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等,在气象系统主要是《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16)》。现在看来,由于当时缺少最顶层的统一认识和指导思想,各个文件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更多地体现了部门和行业的要求。但这种情况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1]”的重要思想后,得到了根本解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普工作系统思考后的高度凝练和集中体现,明确了科普工作具有和科技创新工作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明确了科技和科普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了科技体系科普和科协体系科普(全民科学素质)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未来的科普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具体路径。这就是现在和未来包括气象科普在内的全国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遵循。

2019年,在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气象工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要求气象部门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发挥好气象作为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对气候变化工作、碳中和碳达峰工作、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等和气象紧密相关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进一步让气象科普工作能够更好地立足气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指明了方向和前进道路。因此,气象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和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两者不可或缺,是辩证统一的。

明确了指导思想,要如何具体行动呢?这一点在国务院已经印发的《全国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即将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里有更加具体的要求。除了来自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顶层指导文件,中国气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刚刚联合印发的《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各类针对某一领域,如《“十四五”中国气象局应对气候变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规划》等,尤其是《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等都对气象科普工作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这些都是能够指导我们具体开展工作的行动指南。限于篇幅,本文中不再展开,后续会逐步更详细地和大家交流。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气象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和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这是我们每个气象科普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只有把气象工作的特色、科普的方式和手段,按照国家、行业的需求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把气象科普工作推上另一个高度,才能在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中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才能真正让气象科学普及逐步成为与气象科普创新同等重要的一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友情链接: 农村百事通 |大自然 |天文爱好者 |中国气象科普网
《气象知识》编审委员会|编辑部大事记|版权说明
联系我们|编读往来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京ICP备090744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