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气象部门工作过的很多人,或者说绝大部分人,其实都或多或少做过与气象科普相关的工作。最初对气象科普工作的认识一般可能都是从世界气象日活动开始的。每年3月23日前后,气象部门从上到下,从中国气象局到省(区、市)气象局,从市气象局到县气象局,大家都在策划组织和开展一系列的气象科普活动,大批的社会公众涌入各级气象部门,大量的科研业务人员参与其中。我想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气象工作者都亲身感受气象科普的魅力吧。除了每年的世界气象日活动,气象科普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等活动也是大家能够接触到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1]科普工作被赋予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气象科研业务和科普工作者也都进一步对科普工作,尤其是气象科普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气象局联合地方政府,从2017 年开始举办全国气象科技活动周,气象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区和气象科普互动展区是主场活动中最闪亮的版块,这个活动已经成为气象部门除世界气象日外,部门投入资源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大的高端品牌科普活动,也是让更多气象工作者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科学普及同等重要的一个全新窗口。
中国气象科技展馆
通过世界气象日和全国气象科技活动周这两个涉及全国气象系统所有单位的活动,大家从感性上大概已经知道科普是什么了。
这里我想引用一下目前比较公认的关于科普的概念来说明一下科普到底是什么。科普是指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那么气象科普呢?一般来说,就是普及气象科学知识、科技应用、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活动,它应该是整个社会科普大家庭的重要一员。这样理解毋庸置疑的,但作为一名长期专职气象科普工作从业者来看,我觉得还不够,因为这只说明科普对外服务的一面。目前作为气象业务服务的重要一环,气象科普在对气象系统内部服务方面也不可忽视,而且越来越重要。
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中国行 (摄影:董 青)
从语法上讲,气象科普是由两个名词组成的,气象可以作为定语来修饰科普,这时候气象作为科普的内容而存在,侧重于上面提到的科普的对外功能。那如果我们可以把两者看成是并列关系呢?这种理解有助于影响你对这项工作的认知,在这种理解中,我们主观上会更突出和深化气象的作用,也就是说要至少把两者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一种理念上的转换,背后隐藏的核心价值之一是我们做的科普必须是立足于气象行业的科普,我们做的科普是要为推动气象事业发展服务的,是要为提升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服务的,这时候科普是为气象服务的,侧重于科普的对内功能。只有我们将气象科普的对内和对外职能都发挥好,让两者相辅相成,发挥出1+1>2的作用,才能真正提升气象科普工作的地位,这种认知的变化,对于进一步明确气象科普工作的定位和规划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世界气象日主题联合直播活动
同时,也是在气象部门更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同等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对于气象科普,还有一个很多人困惑的问题,那就是到底宣传和科普是什么关系?在狭义的定义上,宣传和科普绝对是两回事,但从广义上理解,宣传和科普却有着太多无法分割的联系。我们可以把科普理解为宣传的内容,把宣传作为科普的渠道。当然,搞宣传的人会认为科普包含在宣传之中,这么理解其实也没有错,因为目前宣传和科普工作都不是一门科学或是学科,刻意地或是强行地把两者区分开来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这一点在气象部门也体现得非常明显,气象宣传和科普工作的管理机构和业务人员基本上是同一拨人,这两方面的工作往往融为一体,这其实在行业科普领域是个普遍现象。Shi 等[2] 通过对100 份科普政策的分组研究发现潜在的意识形态和宣传是中国科普背后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这个研究结论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目前气象部门推动科普工作的方式和做法。总之一句话,在无法分清楚两者边界的时候,脚踏实地地干起来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是气象宣传还是气象科普都是为大家共同的气象事业服务的。正文到此为止,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因为是第一期,后面还是想再说几句,主要的目的是想说说为什么要开个专栏。第一,从2013 年7月开始正式专职做科普已经有8 年多了,这8年以来我也从刚过而立到已逾不惑,对科普工作、气象科普工作也从陌生到熟悉,从仅仅把TA 作为一项工作到现在把TA 当作一项事业,思想上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这两年,越来越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理解和热爱科普工作,尤其是气象科普工作。第二,从2021 年3 月开始正式担任《气象知识》主编工作(之前的几年担任编辑部主任的工作),更希望能够给这本创刊40 年(1981 年创刊)的老牌科普杂志多做一点贡献,让她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辉煌。未来在谋划,同时也希望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开始,做点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工作。第三,关于气象科普工作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目前还比较少,尤其是一些观点的展示和讨论,希望我的这项工作能够抛砖引玉,让更多从事气象科普、热爱气象科普的人更多地为我们提供优质、精品、原创的科普内容,让更多的观点讨论、工作实践交流成为常态,成为一种风气。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Shi S K, Zhang H L. Policy Perspective onScience Popularization in China[J]. Sc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