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联姻”旅游,展现大连魅力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7日 来源:《气象知识》编辑部 分享:

    大连是中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观光度假目的地,有着“浪漫之都”的美誉,荣获过“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中国休闲 旅游示范城市”“中国最佳旅游避暑胜地”“全球宜居城市”等多项荣誉。这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不仅有厚重的中国近现代人文历史,还有许多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更有许多地方无法比拟的有利天气和气候条件。曲折的历史 发展的今天大连的历史遗迹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从长海县广鹿岛的小珠山遗址、旅顺口区老铁山郭家村遗址可推断,6000 ~ 7000 年前就出现了由中原流向此地的人口迁徙活动。公元前109—公元前108 年,汉武帝派军从山东渡海北上开辟了从山东半岛至辽东、朝鲜半岛的航线,旅顺口区称“沓渚”,为海上必经的中转港。辽金时期,大连地区留下了独具特色的碑塔和石刻。清代末年,金州、复州等地名胜古迹众多,产生了“金州八景”“复州八景”,这些也成为大连地区历史文化的缩影。

大连东港游艇码头(摄影:李倩)

    除了久远的历史遗迹、遗址,大连地区的近现代史则更为曲折。这座城市自1899 年建市开始,便开始了一段屈辱的殖民史。1895 年,甲午战争失败后,俄、德、法因本国利益联合,迫使日本将这片领土归还中国。几年后,俄国强租旅顺口,并在旅顺口东北不远名叫“青泥洼”的小渔村开港建市。1899 年,俄国人正式将这里更名为“达里尼”,意为“远方”。来大连旅游,如今还可以在团结街的尽头看到俄国人当时使用的达里尼市政厅。5 年后,因日俄战争失败俄国无奈退出“达里尼”,由日本人接手。日本人将“达里尼”音译为“大连”,同时将俄国的“尼古拉广场”更名为“大广场”,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广场,继续作为整个城市的中心。如今市内保留的许多日式别墅,都分布在中山广场至人民广场之间。这些老建筑见证着屈辱的岁月,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时刻提醒着今天的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必当自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按照国家的部署,大连和东北其他城市一起,为国家的工业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大连是环渤海地区唯一的不冻港,因此重工业及港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连的两大支柱产业。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都是中国声震南北的工业巨擘;直到今天,中石油大连石化的炼油能力仍然名列前茅。在20 世纪90 年代前,大连的旅游业并不发达,当下最热门的旅游景点都还没有建成;现在看来“很文艺”的有轨电车、老房子,那时也只是日常生活。大连人也就是喜欢春天去劳动公园看看花,夏天去星海公园、付家庄或者老虎滩游游泳,平时去青泥洼桥、天津街逛逛。20 世纪90 年代至21 世纪初,大连开始发展软件产业、旅游产业。热门的旅游景点开始兴建起来。著名的足球产业、啤酒节、服装节、樱花节、赏槐会,以及2007 年开始承办夏季达沃斯论坛……一张张城市名片,让老百姓觉得城市不断在变化;更多的国人及国外友人也开始关注这座海滨城市,开始了解大连,并到这里度假旅游。

入选第二批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名单的旅顺火车站(摄影:张 伟)

地貌独特 气候宜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一方水土正是由地理和气候决定的。大连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2000 千米的海岸线逶迤曲折,海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大连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区域内山地丘陵多,平原低地少。长白山系千山山脉余脉纵贯本区,绝大部分为山地经剥蚀而成的低缓丘陵,平原低地仅零星分布在河流入海处及一些山间谷地。最终形成了这里碧海环抱、低山丘陵起伏的地形地貌。

    有山有水就有风景。这里山多、水多、海湾多、海岛多,整个城市美景处处可见,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胜地。目前大连拥有的A级景区就有56 个,其中老虎滩海洋公园和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为国家AAAAA 级景区。大连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三面环海造就了大连兼具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不是十分寒冷,夏季也不是特别炎热。良好的气候使得这里植被覆盖度高,空气质量好,十分宜居,也适合旅游,曾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人居奖”“全球五百佳”城市,很多人选择来此置业居住。从气温上来看,大连年平均气温在11℃左右。夏季的大连高温日数少,夏季月平均气温为20 ~ 25℃,气温超过30℃的日数在南部地区是5~10天,在北部地区是20 天左右,气温超过35℃的炎热日数寥寥可数,非常舒适。得益于良好的气候条件,大连的大型节庆活动较多,例如“樱花节”。说起樱花,旅顺口区是我国最早种植樱花的地方,目前也是种植面积最大的地方。1926 年就建成了8 万米2 的龙王塘樱花园(在今大连市旅顺口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国家领导人曾先后来过这里,龙王塘樱花园也逐渐成为国内著名的赏樱必去之地。除了龙王塘樱花园,旅顺口区目前还拥有东北地区园区樱花树最多、品种最全、种植面积最大的“二〇三樱花园”。为方便市民出门赏花,同时助力大连旅游发展,大连市气象服务中心从2017 年开始,开展了樱花气象服务入选第二批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名单的旅顺火车站(摄影:张 伟) :每年从2 月开始进行积温统计,3 月开始对樱花进行物候观测,通过积分累计模型和偏早植物物候参照等方法对樱花初花期、盛花期进行预测,并制作发布樱花花期预报海报,在樱花观赏期结合天气预报提供赏花期预报服务。近年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大连市气象服务中心还通过这种方式为市民提供樱花花期气象服务。以上服务都收到了良好的服务效果,受到了公众和媒体的欢迎和关注,也和相关旅游部门形成了有效合作。除了樱花,春天盛开的槐花、秋天的枫叶、种植较为普遍的银杏也构成了大连的季节性美景,极具观赏性。不过目前大连地区关于槐花、枫叶和银杏观赏的气象服务研究开展得还很少。2021 年,大连市气象服务中心组织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前期樱花服务的研究基础上,开始对槐花和秋季的彩叶(主要是枫叶和银杏)指数以及服务产品进行研究和开发工作。

避暑胜地 引人入胜

    大连是全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大海是天然大空调,这使得大连有了旅游的先天优势。每年大连的闷热天气一般出现在7 月下旬到8 月上旬,这个时期,大连真正进入了雨热同季,这短短20 天降水量能占全年降水量的17%,气温也达到全年最高。不过好在“滨城”有三大“降暑利器”:首先是风,大连地区刮风日数多,夏季平均风速在4 米/ 秒,日常风力均在3 ~ 4 级,静止无风的日数很少;其次是日温差较大,月平均日温差在6 ~ 8℃,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中午到下午,早晨、傍晚和夜间气温明显低于白天;再有就是高温日数持续时间不长。大连的景点与气候密切相关,历经漫长岁月的风雨侵蚀、水流冲洗,这里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滨海风景,如黄渤海分界线,有“北方小桂林”之称的冰峪沟,金石滩、老虎尾等。大连的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海洋旅游资源条件优越。大连行政管辖海域面积3.01 万千米2,海岸线长2211 千米,其中大陆岸线长1371 千米,占辽宁省大陆岸线的65%;海岛岸线长840 千米,有海岛538 个,占全省海岛个数的85%。大连深水岸线资源300 多千米,形成了多处天然良港,沙滩浴场60 余处。海洋生物172 科414 种,鱼、虾、贝、藻等经济生物,以及海洋、滨岸、岛屿珍稀生物种类繁多,资源量大,特别是海珍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大连临近日本和韩国,交通便利,鉴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目前已与日本东京、大阪等9 个城市通航,与韩国首尔等3 个城市通航,正常情况下日韩航线每周通航达120 多个班次。

    在大连,吃海、玩海、钓海、看海、购买海货已形成了一系列的旅游项目,与此相匹配的海水浴场及各种海上观光游览、海岛游也一直是大连滨海旅游的热门项目。大连市气象部门日常会发布一些关于海滨游览项目的气象服务指数,但随着气象大数据日益丰富,精细化预报不断发展,以前开发的气象指数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大连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科学性、智能化、精细化方面开始显现不足。对此,大连市气象服务中心目前正在研究开发一批新的滨海旅游气象指数,以期可以为景区管理部门、旅行服务机构、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精细和个性化的滨海旅游气象服务,提高旅游气象服务科技含量,不断优化游客的旅游体验。

    大连的旅游业离不开良好的气象、气候资源,气象与旅游“联姻”也必将更好地促进大连旅游业的长足发展。相信大连明天会更好,这座海滨城市必将面向世人展现其更多、更为独特的魅力。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友情链接: 农村百事通 |大自然 |天文爱好者 |中国气象科普网
《气象知识》编审委员会|编辑部大事记|版权说明
联系我们|编读往来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京ICP备090744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