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3日 来源:《气象知识》编辑部 分享:

寒来暑往,光阴似箭。1981 年,《气象知识》乘着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第一个快速发展的东风扬帆起航,至今已有四十载。四十年来,《气象知识》传播气象科学知识,展示气象现代化成就,弘扬气象人精神,以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了五湖四海热心读者的赞誉。

这一切凝聚了数届编委会委员、编辑、众多气象专家和科普专家,以及无数作者的心血和努力。在此,我代表《气象知识》第十届编委会全体委员,诚挚感谢历届编委会的编委同志们,因你们的稳健笃行,才有了《气象知识》的长足发展;衷心感谢《气象知识》的新老编辑和科普作者,因你们的勤耕细作,才有了不断涌现的优秀气象科普作品。更要感谢一直以来给予《气象知识》关心支持的广大读者朋友,你们的厚爱是《气象知识》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

《气象知识》第十届编委会常务编委合影(图片拍摄:李晨)

栉风沐雨四十年,砥砺前行正青春。《气象知识》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新媒体快速创新趋势,《气象知识》作为传统科普期刊,也需要因势而动,走上创新求变之路。一方面,坚持媒体深度融合,推进期刊与网站、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建立全媒体矩阵,以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另一方面,坚持内容为王,在选题立意、选稿标准及编辑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新思路、谋求全方位的提升和发展,同时实现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将气象科学知识生动地展现给读者,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分享给大众。这需要广大气象科研人员、科普工作者继承老一辈气象科学家与科普专家的优良传统,勤于笔耕、研精致思,为《气象知识》未来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气象知识》作为我国气象现代化科普之翼的主力军,一直担负着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弘扬气象科学精神,反对和破除封建迷信的重任。四十年山长水阔,四十年征途未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气象知识》将不忘初心,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贴近读者、服务受众,开拓创新不止步,持续提升气象科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气象知识》前进的道路上,离不开包括第十届编委会成员在内的众多气象专家、科研人员和科普同仁的鼎力相助,离不开作者与编者的共同奋斗,离不开读者的鞭策鼓励。愿我们携手并进,打造优质气象科普平台,不断提高期刊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努力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矫梅燕

《气象知识》第十届编委会主任委员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友情链接: 农村百事通 |大自然 |天文爱好者 |中国气象科普网
《气象知识》编审委员会|编辑部大事记|版权说明
联系我们|编读往来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京ICP备090744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