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知识网站

首页>历史期刊>2021年>2021年第1期>文章

牛年说牛与气象

牛在人们心目中是勤劳、善良的象征。一曲“但得众生皆温饱,不辞羸病卧夕阳”,更是把耕牛的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唱到了极致。

鼠年过去,牛年到。

牛在人们心目中是勤劳、善良的象征。一曲“但得众生皆温饱,不辞羸病卧夕阳”(宋•李纲《病牛》),更是把耕牛的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唱到了极致。牛的吉利形象也进入了我们现代生活,例如改革开放之初深圳市在市府大院前雕塑“拓荒牛”,拓荒牛精神就是“开拓,拼搏,进取”,此外,近些年称股市利好为“牛市”等。

除了家饲奶牛以外,田野劳作的家牛主要有牦牛、黄牛和水牛。其中黄牛对气候适应性较强,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而牦牛和水牛则受一定的气候影响,其分布有明显局限。

牦牛是最耐寒和最怕热的家牛。我国牦牛仅分布在海拔3800~5500米的青藏高原高寒地区。这里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50%~60%,因此在身体结构上牦牛胸廓很大,肺重比其他牛要大2倍以上,血液中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含量也多得多。

我国牦牛集中分布区年平均气温一般在–3~3℃,冬季常常有–30℃及以下低温。因此,为了保暖,牦牛长了一身特殊的被毛。被毛有两种:外毛叫粗毛,长可及地,终生不换;贴皮内毛叫绒毛,它的保暖性能和山羊绒一样,极好。它秋季浓密增生以过冬;春季脱落稀疏以度夏。这种牛绒在肩背等承受冷风雨雪等侵袭的突出部位的密度最大。此外,牦牛的皮也特别厚,尤其肩背部位可达7~8毫米。皮下的竖毛肌在寒冷时收缩,可以加大毛层厚度以增强保暖。因而牦牛才能“立风雪之中,卧冰雪之上”而不畏寒。

由于保暖需要,牦牛汗腺极不发达,除了鼻嘴唇部以外,其他汗腺均不排汗,因而牦牛极不耐热。据测定,气温超过13℃,牦牛呼吸就开始加快,靠增加水分蒸发(耗热)和呼出热气散热。当气温升过16℃,牦牛体温开始升高,呼吸频率可以加快1倍。当气温升过20℃时,牦牛常停留在水边或树荫处,不动,不食。

牦牛是藏族牧民的主要运载工具。它形似笨拙,但却反应敏捷,可以像马一样快速行走。据报道,高原上藏族同胞常举行牦牛赛跑,赛的也是速度。牦牛能接受训练,而且不易忘记。终年放牧的牦牛,一般无棚无圈,不拴不栏。放牧人和挤奶员可以呼唤其名,或用固定的吆喝声,或向它唱歌,都可以将它呼唤回营地和挤奶。

水牛则是平原和低海拔地区的家牛中最怕冷的,因为水牛的毛短而稀疏。古代有“水牛不过淮(河)”之说。它主要分布在淮河、秦岭以南的南方平原和低山河谷之中。因为它蹄大不易下陷,特别适合水田劳作,一直是我国南方主要畜力。1949年后,水稻向北发展,它也有所北移。但有趣的是,水牛汗腺相对也少,因此水牛在夏天也很怕热。每逢晴日高温,水牛常常下塘下河泡在水里,且不肯起来,因此才得名水牛。农谚说,养(水)牛,“夏天要口塘(泡水),冬天要间房(避寒)”,就是因为它既怕冷又怕热。

水牛怕热,还有一个“吴牛喘月”典故呢。

“吴”指春秋时代的吴国,现今江苏南部及其附近地区。那里的夏天是很闷热的。“吴牛喘月”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说的是一个叫满奋的人,有一次见晋武帝,武帝赐座窗边。满奋面有难色,说,“臣犹吴牛,见月而喘”。意思是说,吴地水牛很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喘起气来。用来比喻他怕风,一见到通风的窗户便会害怕。

在这种坐着都会出汗的“吴牛喘月”天气里,体力劳动当然更热得难受了。李白正是借此用来深刻地比喻古代拉(船)纤工人的辛苦:“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丁都护歌》)。

有趣的是,1981年,我参加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云南横断山区科考时曾经乘汽车在一天之中都见到过它们:高山区牦牛在悠闲地吃草;中山区黄牛在地里劳作;而低山区水田里到处都可以见到的便是水牛了。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