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知识网站

首页>历史期刊>2013年>2013年第6期>文章

“天人合一”的贵州民族建筑

走进贵州的山山水水,错落有致的石板房、鳞次栉比的吊脚木屋、多姿多彩的风雨桥,会依次映入你的眼帘。远离城市喧嚣,在群山万壑间与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为伴,你的心境会立刻静化。

  走进贵州的山山水水,错落有致的石板房、鳞次栉比的吊脚木屋、多姿多彩的风雨桥,会依次映入你的眼帘。远离城市喧嚣,在群山万壑间与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为伴,你的心境会立刻静化。

  历史的变迁让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到贵州,这里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激发了他们的智慧和灵感。在生产生活中,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精诚团结、继往开来,共同创造和发展了独具风格的民族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建筑已成为中华民族建筑的瑰宝。

  

  “以美丽回答一切”——西江千户苗寨

  “以美丽回答一切。”当余秋雨先生走进西江千户苗寨,立刻被这里气势恢弘的吊脚楼群建筑风光、纯朴浓郁的民族风情、美丽大方的民族服饰、巧夺天工的银饰和刺绣工艺所吸引,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雷山境内,地处雷公山脚下,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当地居民绝大部分为苗族,1200多户人家,6000余人,故称之“千户苗寨”,也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清澈见底的白水河从寨子中蜿蜒穿过,像七仙女随意抛下的飘带将寨子一分为二。这飘带轻柔地落到沿岸的农田后向清水江漫去,绵延不绝。苗族百姓没有辜负上天的眷顾,在这美景之中修建了建筑材料和建筑形式相对统一的家园。放眼望去,每一栋建筑物之间、建筑与环境之间都达到了惊人的和谐,这也难怪余秋雨这样的大作家也对此作出如此深情的评价。

  “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西江千户苗寨的选址结合自然、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背山面水。背山可以屏挡冬日寒流,面水可以迎接夏日南来凉风,朝阳具有良好的日照,缓坡避免淹涝之灾,近水则方便灌溉和生活,灵活多样的群体布置组合,较好地利用因山地条件而产生的小气候风,提高了吊脚楼群的通风效果。

  黔东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贵州省高温重湿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6℃以下,最热月平均气温 27℃以上,年平均温度在14.4℃~18.4℃之间,南部地区最高,其次是东北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境内年日照时数为1068~1296小时,无霜期270~330天。冬暖夏热,雨量大,湿气重,雨热同季。州境年均降雨量1000~1500毫米,70% 集中在春夏两季,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8%~84%。在这种气候环境中,吊脚楼民居建筑的隔热、通风、防雨防潮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西江苗寨吊脚楼是一种前虚后实的楼房,前半部是架空的楼房,后半部是接地的平房,半吊半立,前吊后坐,形成半干栏式的吊脚民居,俗称半边楼。楼房依山而建,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迤逦而上。在整体布局上,建筑单体或沿平行于等高线的方向延伸开去或沿垂直于山体等高线的方向阶梯式跌落,形成参差错落的阶梯式景观,群体组合则灵活地利用错列、斜列、综合排布等方式进行组合排列,与自然山体穿插融合。底层架空是吊脚楼精髓所在,通过调节柱子的长短来适应地形,避免对地块的生态进行破坏。底层架空开敞,避开潮气的同时,还促进气流通畅,穿过底层流向建筑群;同时,由于建筑上部实体的阻挡,使得其风速在穿越底层后的气流远远得到增强。而架空在底层形成了良好遮挡性的空间,成为人们夏季乘凉、交流的好场所。

  吊脚楼为避毒蛇和虫兽及气候多雨潮湿的不利因素,底层不住人,专用来安置石碓,堆放柴草、农具、杂物、饲养禽畜;二层是饮食起居的地方,由侧边“偏厦”架梯而上。前半部为外廊,宽约丈许,廊外设有半人高的栏杆,内有一大排长凳,宽敞明亮,光线充足,既可在里面挑花绣朵,读书写字,又可接宾待朋,晾晒衣被,是全家休息或从事手工劳动的场所。后半部为内屋,堂屋处正中位置,设有火塘,置一铁质“撑架”,终年烟火不息,顶上吊一方平面木格,阔宽约3尺,专供烘烤谷物。

  八怪之首——石板当瓦房

  “片片石板坐排排,排成行行当房盖。布依儿女屋下坐,既遮雨来又挡风。”当大家沿着贵(阳)黄(果树)公路走去,特别是到了平坝、安顺、镇宁、关岭一带,随处见到用瓦片搭建房子这种独特的建筑时,就明白歌谣中所唱何物了。自从人类有明确的建筑活动以来,房屋的建造就和当地的气候环境密切相关。人类总是积极地应对地域气候环境的建筑成为一种非常自然的习惯,贵州当然也不例外。安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少日照,光照条件较差,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只有3~4小时左右,素有“天无三日晴”之说。 基于此,安顺全年的平均气温在14℃左右,加之相对湿度较大, 年平均相对湿度达80%左右, 常年湿润。

  

  

  

  聪明的布依族人充分考虑居住地气候和地质环境特点,就地取材建房屋。石片具有隔热、保暖性能良好,冬暖夏凉和致密而不透水的特性,住在石屋里不但特别舒适而且能有效地阻挡常年雨水的侵袭和大风的吹刮,在雨水的冲刷下还能够自洁。

  而老天爷对安顺居民也特别眷顾,为他们建造房屋准备了厚礼。安顺地区山川秀丽、岩溶地貌发育完整,石灰岩出露面积达70%以上,正是因为石灰岩的随处可见,层理分明、易剥离成片状,便于开采,而且方方正正,厚薄均匀,尺寸基本一致,安顺一带的布依族人就用一种类似钻子的工具将这些石灰岩一层层地撬开,然后建成石屋、石地板、石路、石围墙,再到房顶。盖到房顶的页岩组成规则的几何图形,有的如棋盘,有的如菱形,有的则根据石片的大小形状随料铺成鳞纹,看上去美观大方,就像一副写意的静态山水画。

  今天的石板房已成为少数民族创造历史的见证人。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安顺地区的老百姓就大量地使用石片建造房屋,为当地人民遮风避雨做出了重要贡献。许瓒的《滇行纪程》中如此记载:“(安顺府)城围九里,圜市宫室皆宽敞壮丽,人家以白石为墙,石片为瓦。”

  

  历史的见证——黎平地坪风雨桥

  一座古老的建筑是一部凝固的历史,是侗族人民敬畏自然、改造自然智慧结晶的见证。始建于1894年 (清光绪二十年 )的贵州省黎平县的地坪风雨桥,以结构精巧、造型优美而闻名。此桥位于黎平县南边,宽4. 5米,距水面高8米,总长70米。1964年黎平县政府拨款重修。十年内乱中遭到破坏,1981年又重加修葺,恢复旧观。

  侗族村寨无不依山傍水,为了行走方便,人们便在村前寨后的小河和溪流上,架起了各式各样的带有长廊的桥亭的木桥。由于它避风雨,供路人歇憩乘凉和其他活动,故称之为“风雨桥”。

  地坪风雨桥距黎平县城 109 千米,横跨在地坪上下寨与甘龙之间的水口河上。桥全长 50 余米,宽 4. 5 米,桥面距常年水位约 11 米,是一座石木结构的桥梁,桥礅和两岸的金钢墙均用规整的青石砌成,主梁、垫梁、桥面及桥上的建筑物都用杉木建造。桥上建三座桥楼,中楼形似鼓楼,五重檐四角攒尖顶,两端桥楼为三重檐四角歇山顶,桥廊屋脊上泥塑熬鱼、双龙抢宝、双凤朝阳,中楼四柱绘青龙和凤凰,栩栩如生,壁板穿枋上绘有民族风情、历史人物故事彩画和卷草花纹、楹联等。从立面上看,桥与廊、阁浑然一体,长廊与阁楼贯通,楼高于廊,中楼又比侧楼为高,高低相间,均衡而有层次感。从平面上看,长廊稍窄,三座阁楼部分凸出,栏杆外的披檐仿佛是加上的一条镶边,平添一种韵味,可谓独具匠心。桥上的长廊与密檐式的楼阁巧妙组合,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工艺精湛,雄伟壮观,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完满结合,使地坪风雨桥成为我国古建筑的稀世珍宝。

  黎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降雨量在1100—1700毫米之间,雨水充沛,雨季一般4月上中旬开始出现,以后逐渐增多,5—6月达到高峰区,到10月下旬末,这期间降水占全年的70 %。

  应了这种天气特点,黎平风雨桥成为人们劳作、休息时遮风蔽雨的理想场。人们夏天可以到桥上乘凉,雨天可到桥上避雨;冬天,桥上还能烧火供行人取暖。有的热心人还在桥边凿井,配竹水瓢,口渴了可以随意饮用。

  无论是石板房、吊脚楼还是风雨桥,都是贵州少数民族智慧、勇敢、勤劳的见证,在岁月的洗礼下,它们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协调融合、与气候特征相适应共生、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发展,展示着贵州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