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之肾——白洋淀
“芦月凄凄轻艇横,暝烟初破晚钟声,菱荷香遍白洋水,烂醉渔歌天海宏。”这是明朝诗人孙奇蓬当年脚履万顷碧波、置身瑟瑟秋苇、仰望如轮寒月,赞美白洋淀的倾情之作。白洋淀素有华北明珠之称,亦有“北国江南、北地西湖”之誉,又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对调节华北地区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华北之肾”。
白洋淀优美的四季风光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由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汇水形成。现有大小淀泊143个,其中以白洋淀较大,总称白洋淀,面积366平方千米。这里水产资源丰富,淡水鱼类、鸟类、水生植物品类繁多。白洋淀由堤防围护,淀内壕沟纵横,河淀相通,田园交错,水村掩映。淀上波光荡漾,水鸟啁啾,芦苇婆娑,荷香暗送,构成了一幅生态美景。
白洋淀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干燥度1.40),大陆性气候特点显著(大陆度64.3)。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2.2℃,年平均降水量497.9毫米。由于受白洋淀影响湿度较大,年平均大雾日数50天。
白洋淀水域辽阔,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河北省避暑胜地。这里四季景色分明,不同的气象景观为白洋淀5A级旅游景区增添无限的魅力。春天,芦苇出水,满淀青翠,每逢清晨,红日映透淀底,白洋淀好像披上了绿带霞衣;夏天,淀水涨满,鱼跃水面,绿苇摇曳,菱叶灿灿,荷花吐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好一派水乡景色;秋天,芦花纷飞,稻谷飘香,鸭鹅成群,莲菱遍布,鱼肥蟹硕,小舟穿梭往来,渔歌此起彼落;冬天,地冻冰封,一片碧玉,恰似一幅巨大的明镜镶嵌在冀中的原野。
白洋淀丰富的生态资源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湿地又称“地球之肾”,在抵御洪水﹑调节气候﹑控制污染﹑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是生态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是一种自然景观,一个自然综合体,是地球上具有重要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和多种生物的栖息地和孳生地,也是若干原材料和能源的地矿资源区。白洋淀作为“华北之肾”,在调节华北气候的同时,也为淡水鱼类和鸟类的生息繁衍提供了家园。
白洋淀水产资源丰富,是有名的淡水鱼场,鱼类有16科54种,盛产鲑鱼、鲤鱼、青鱼、虾、河蟹等40多种鱼虾,其中,元鱼和桂花鱼中外闻名,最高产量800多万千克。
白洋淀是鸟类栖息的家园,在河北省安新县与河北农业大学动植物学院联合对白洋淀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期间,新发现5种在白洋淀没有记载的鸟类,分别是罗纹鸭、针尾鸭、文须雀、环颈雉、黄腹鹊钨,使白洋淀有记载的鸟类品种达到19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6种。
白洋淀水生植物繁多,素以盛产稻米、菱藕著称,被誉为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其中当以芦苇和荷花的面积最大。白洋淀有20万亩芦苇和15万亩荷花,芦苇是典型的湿地植物,可以净化水质,吸收二氧化碳,在调节湿地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白洋淀缓洪滞沥的枢纽作用
白洋淀属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是大清河水系中最重要的蓄滞洪区。上游有南、西、北三面呈扇形分布的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白沟引河等8条河流入淀。白洋淀干淀水位6.5米(大沽高程),此时淀区面积80平方千米,蓄水量不足6000立方米。保证水位8.5米,此时白洋淀能保持自我调节的生态环境。警戒水位10米,淀区最大蓄水量10亿立方米。白洋淀在大清河水系的缓洪滞沥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63年的洪水中白洋淀蓄滞洪区调蓄洪水50万立方米,有力地保护了京、津等大城市和油田等重要设施。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根治海河,白洋淀上游的9条河流上建起了百余座水库。华北平原上大部分河流因而成为季节河,入淀的河道基本断流。白洋淀发生了十多次干淀,尤其是1984年到1988年,连续5年干涸,淀中动植物遭到毁灭性打击。1988年夏,华北暴雨,白洋淀上游水库蓄水陡增。上游水库开闸放水,总容量10亿立方米的白洋淀蓄水6亿立方米。干涸逾年的白洋淀重获清水,孙犁笔下的水乡胜景再度重现。近年来,白洋淀建立了长效的补水机制,生态系统得到了恢复。
白洋淀醇厚的历史文化
白洋淀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石代,淀区的西部、南部(今安新县的留村、梁庄)就有人类活动。古黄河一直取道河北平原,白洋淀区域是它的必经之路,其路线是沿太行山冲积扇东流入海,这为白洋淀区域的存水提供了水源保证。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在河北平原崩溃,改道南移。自此,白洋淀流域脱离了古黄河的冲积,水势变小,其原因是由黄河派生的一些支流盘踞于此,源源不断地经白洋淀东流入海。后来这些支流逐渐演化成为白洋淀长期供水的九河。故白洋淀有“九河下梢”之称。
到了战国时期,白洋淀流域成为“燕南陲、赵北际”军事要地,燕国在此筑有三台城、混泥城,赵国在南边的安州筑有葛城,两国遥遥相对,虎视眈眈。公元前314年,燕召王又沿着古黄河流经白洋淀的北岸,筑起了一道250余千米的长城,称为“燕长城”。现在白洋淀的翠堤春晓步行街,就是当年燕长城的旧址,它在历史上曾经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伫立步行街上沉思,烽火连绵、人喊马嘶的场面就会浮现于脑海。
西晋时期白洋淀流域由枯水变为多水,出现了大量的游移淀泊。词赋家左思(250—305年)在《魏都赋》中写道:“掘鲤之淀,盖节之渊。”唐代文人李缮注曰“掘鲤之淀”在河间莫县之西(莫县即今天的任丘县莫州),其位置与白洋淀的位置完全相符。“淀”这个名字由此而生。
宋代出于军事需要,构建了“深不可行舟,浅不可徒步”的“塘泺防线”。《宋史·河渠志》中对此有详尽的记载,出现了“白洋淀”“边吴淀”“涝淀”等淀泊的名称,“白洋淀”第一次在史书中出现。不过,这里 的“羊”字,还没有三点水,即牛羊的“羊”字,为什么用这个字,当时有资料说,该地水势浩大,风起浪涌,如奔跑的羊群。
明代弘治(1488年)前,白洋淀淤积,并可耕种,中间(北淀)辟为牧马场,白洋淀彻底干涸。到了正德年间,杨村河(潴龙河)决口,水患巨大、民田尽没,白洋淀重新蓄水,出现了“汪洋浩淼,势连天际”的景观。于是,将牛马的“羊”字,换成了汪洋的“洋”字。后来,为防止洪水的泛滥,在白洋淀的南端入口处,建筑了堤防数十里,它是后来淀南堤的前身,成了白洋淀的南界,白洋淀的名字和范围自此固定下来。
到了清代,水患时有发生,顺治、康熙皇帝十分重视白洋淀的治理,修筑了不少堤防和闸涵,县志载“堤偃蜿蜒,可数百里”,康熙十八年(1679年)康熙皇帝来白洋淀巡幸,见到白洋淀辽阔水面,诗兴大发,感慨万千,吟《白洋湖》诗一首:“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白洋淀出现了诗情画意、美不胜收的景观。康熙帝在位61年,来白洋淀40次,打水围29次,先后建行宫4处。雍正年间,派怡亲王允祥京畿水利,对白洋淀进行了大规模治理,注重了“堵”和“疏”的结合,使本县人们倍受水利之利。曾出现航运发达,商贾云集的盛况。乾隆皇帝效仿先王之举,曾5次来白洋淀游览,督修水利。白洋淀浓厚的历史文化为这片秀美的土地披上了多彩的面纱。
白洋淀浓重的革命文化
白洋淀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3年加入共产党的辛璞田,受顺直省委的派遣到家乡马家寨开展农民运动。1927年夏共产党刘亦瑜,受中共保定地委的派遣到淀区北冯村,与王家骥等人建立起淀区第一个党支部。辛璞田、刘亦瑜、李之光、侯卓夫等革命先烈,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舍家弃业,投身革命,坚持真理,宁死不屈,成为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抗日战争时期,活动在白洋淀的抗日武装“雁翎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志气,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作家徐光耀撰写的《小兵张嘎》就取材于“雁翎队”。著名作家孙犁的《荷花淀》,孙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均以淀区为题材。白洋淀儿女那飒爽英姿,今日仍被全国人民传扬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