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知识网站

首页>历史期刊>2012年>2012年第2期>文章

诗词中的气象——漫谈露的成因及特点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首《暮江吟》是白居易约于唐代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在赴任杭州刺史途中的江畔,随口吟成的。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白居易谙尽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诗人通过残阳、江水、露、月等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十分和谐、宁静的意境,信手拈来,浑然天成,表达了诗人格外轻松愉快的心情。“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两句既告诉了我们露珠出现的季节、时间,又将露珠的圆润以及露珠在新月的清辉下闪烁的光泽描绘得如在眼前。宋代陆游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两句,白居易的这首《暮江吟》可得此等评语。

  

  露出现的季节与时间

  

  在温暖季节的夜间或清晨,路边的草、树叶及农作物上,经常可以看到晶莹剔透的水珠,气象学上称之为露。因其形呈圆状,所以又俗称“露珠”。唐代韦应物《咏露珠》云: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诗的大意是说,秋天的夜里,一滴露从苍穹掉在荷叶上,由于露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才知道它是圆形的。

  

  形成露的有利天气条件是天空无云或只有很薄的高云(5000米以上)而且有微风。这时,地面以辐射方式放出热量,地面温度逐渐下降,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的时候(在气象学上称为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就会逐渐凝结在较冷物体的表面如草叶上(一般在0℃以上),于是便出现了露。露的形成原理和过程与霜一样,只不过它形成时的温度在0℃以上罢了。

  

  露是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诗歌提及露,如《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tuán) 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ráng) 瀼。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这是一首求爱的情歌,描写一个男青年在蔓草青青、露珠晶莹的田野上,偶然遇见了一位漂亮的姑娘,她有着一对水汪汪的眼睛,小伙子为她的美丽着了迷,马上向她倾吐了爱慕之情。这种求爱方式的原始、直接和大胆,反映了当时的婚姻习俗——男女结合是非常直率朴实的。我们今天可以从中推断故事发生的季节,就是因为故事的场景中有“露”。

  

  露主要出现在夏末秋初,很多诗词直接或间接地点出了露出现的季节。如宋代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该词以牛郎、织女的爱情神话故事开篇,以歌颂人间纯洁美好的爱情结尾,一改“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对虽处两地但坚贞不渝的爱情大加赞誉,立意高远,是历代爱情诗词中的精品。尤其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句传诵不衰,成为现代两地情侣、周末夫妻最经典的爱情告白。然而笔者更喜欢“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两句,上中学第一次接触到这首词时,就被深深吸引、打动了。不过,笔者理解,“金风”“玉露”并不单一说明季节(秋季),还分别代表男(牛郎)女(织女)双方,他们一年之中只有七夕晚上才有一次短暂的相聚,却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貌合神离夫妻的长相厮守。况且“玉露”清晨即逝,暗示他们相聚之后马上就要分离。这种理解,或许牵强,有点像某些流行歌曲如《你是风儿我是沙》的模式,但风和沙哪有金风与玉露那样让人更觉冰清玉洁、更富诗情画意呢!

  

  又如宋代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槛菊愁烟兰泣露”的意思是说,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轻雾,好像含愁脉脉,兰叶上挂着露珠,好像在喑喑啜泣。该词中最为广为传唱的当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三句。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晏殊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表达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王国维另辟蹊径,将此句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著的追求。站在气象学的角度,“西风凋碧树”则表明词中所提到的露出现在秋季。在古诗词中,秋风总被说成西风,如“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纳兰性德《浣溪纱》);“东风”则多指春风,如“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李白《落日忆山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等。

  

  露最常出现在夏末初秋,但只要有露形成的适当条件,其他季节如春季,一样也会形成露。汉代无名氏《长歌行》云: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诗歌,其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劝勉珍惜时光的名句。“青青园中葵”之“葵”并不是我们常见的向日葵,而是葵菜。向日葵原产北美洲,约在明朝时引入中国,所以古诗词中的“葵”至少在明朝以前,都应指葵菜。葵菜又名冬葵,民间称冬苋菜或滑菜,是古代重要的蔬用植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古者葵为五菜之主。”元代农学家王帧在其著作《农书》中说:“葵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馔,可防荒俭,可以菹腊,其根可疗疾。” 葵菜现多为野生,少有种植。按收获季节分春葵、秋葵和冬葵,诗中当指春葵。

  

  露一般在夜间形成,日出以后,温度升高,露就会蒸发消失。《诗经·小雅·湛露》云:

  

  湛湛露兮,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这是一首描写贵族们举行宴会尽情饮乐场景的诗。“湛湛”指露水浓重的样子,“匪阳不晞”是说夜露不见到朝阳就不蒸发。“湛湛露兮,匪阳不晞”与《长歌行》中的“朝露待日晞”意思相近。

  

  露是降水的一种形式

  

  气象学上,把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总称为降水。它包括两部分,一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冰雹和雨凇等,称为垂直降水;另一部分是大气中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形成的凝结物,如霜、露、雾和雾凇,称为水平降水。东汉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中说:“云雾,雨之徵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不从天降。”可见,古人早就意识到露是降水的一种形式了。不过,中国气象局地面观测规范规定,降水量仅指的是垂直降水,水平降水不作为降水量处理。尽管如此,露是降水的一种形式,这是无疑的,所以露又俗称“露水”。

  

  露水对农业生产是有利的。夏末秋初,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季节性少雨甚至干旱季节,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日间蒸发大,农作物的叶片有时白天被晒得卷缩发干,但是由于夜间有露的滋润,叶子又很快恢复了原状。《吕氏春秋·贵公》中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将露誉为“甘露”,并将之与“时雨”并列,可见露水“润物细无声”是深得人心的。

  

  杜甫有“草露亦多湿”(《独立》)之感,骆宾王有“露重飞难进”(《在狱咏蝉》)之叹。可见,露水虽然有限,却也并非无迹可寻。但一次露水究竟有多少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诗词进一步了解。如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怨》属乐府中的《相和歌·楚调曲》,从现存的歌辞的实际内容看,都是专门写宫怨的乐曲。李白这一首也

  

  是闺怨诗,描写一位女子无言独立空阶出神,不知不觉中,夜已经深了,冰凉的露水打湿了厚厚的罗袜,所以便转身回到了屋内,把水晶窗帘放下来,但仍然不肯入睡,而在执著地望着帘外那一轮皎洁的月亮,继续出神。露水虽轻易不被人察觉,但寸积铢累,却也能浸湿厚厚的罗袜。

  

  关于时光的感叹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露来去悄然无息,所以有时在诗人的笔下,露是时光易逝的象征。如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是啊,人生短暂得如同清晨的露水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便倏尔不见,引人伤时感世,英雄豪杰如曹操者概莫能外。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曹操毕竟是一代枭雄,尽管时光易逝,但他的“忧思”却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所以他接着唱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同曹操的其他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一样,这首诗主要是他当时渴求实现政治理想的一种曲折反映。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十分强调“唯才是举”,为此先后颁布三次“求贤令”。《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有很强的感染力,所以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露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恩泽,它引人伤时感世,也告诉我们应该珍光惜阴。或许正因如此,才引得历代文人墨客不吝笔墨留下那么多关于她的脍炙人口的篇章吧!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