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知识网站

首页>历史期刊>2011年>2011年第1期>文章

详解贵州冻雨

  新年伊始,贵州天气呈现出了“动如脱兔”的架势,贵州大部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持续性冻雨天气。与2008年的贵州冻雨相比,相似点与不同点体现在何处?冻雨“落户”贵州是一种常态吗?针对此类天气,气象服务如何辟新径?如何应对冬季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   

  冻雨产生的原因、特点   

  冻雨的形成,对天气条件的要求其实很苛刻。当冻雨形成时,近地面的空气层温度要低于0℃,但是其上层的空气层温度则要高于0℃,这样的大气层结构,使得上层云中的过冷却水滴一直保持液态。而当它们向下落,进入近地面空气层后,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雨凇。   

  贵州为什么冻雨天气多   

  贵州冻雨天气多、持续时间最长、危害程度重,这与贵州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以及海拔高度大有关系。贵州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北方南下的冷气团活动频繁,上空来自南方海洋的水汽十分丰富。另外,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北侧的斜坡地带,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   

  专家解释说,进入冬季,频繁南下的北方冷气团受到云贵高原大地形的阻挡,在西南地区形成天气学上有名的云贵静止锋(又称滇黔准静止锋、西南静止锋)。冬季滇黔准静止锋形成后不容易消失而长期控制贵州,加之来自孟加拉湾暖湿气流源源不断的丰富的水汽输送补充,这就形成了了贵州冻雨次数多(冷气团活动频繁)、持续时间长(静止锋维持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地形)、影响程度重(丰富的水汽及静止锋控制时间长)的重要原因。关于海拔高度对冻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海拔地区气温比低海拔地区气温低,所以高海拔地区出现冻雨的概率比海拔低的地区要高。   

  2011年冻雨与2008年冻雨的异同   

  两者产生的条件相似。2008年和2011年的贵州冻雨,都是由于几次冷空气过程的接踵而至——前面的冷空气还没有离开,后面的冷空气又来凑热闹,如此一来,冷空气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孟加拉湾、南海等的暖湿气流比较活跃,所以出现了一些冰冻天气。   

  但是,从暖湿气流来看,2008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比较强,使得孟加拉湾到江南、华南一带的水汽条件较好,今年跟2008年比起来,这个条件相对较差一些。按照这种发展形势去分析,今年的贵州冻雨还没有2008年的那种增长势头。   

  从雪的量级来比较,现在看到的实况没有像2008年那样——沿着长江流域一带,雪下得很大。今年江南北部的积雪厚度只有10厘米左右,而2008年积雪最深达30厘米左右,相差约20厘米。从出现的时间来说,今年贵州冻雨在1月1日就出现了,2008年是在1月10日才开始的;从持续时间来说,2008那场冻雨持续了20多天,由于目前(2011年1月10日)的冻雨天气尚未结束,还无法进行比较。   

  贵州的冻雨年年都有,只是范围大小不同。2008年的冻雨是贵州历史上出现的最严重的一次,当时云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都出现了冻雨。今年贵州出现冻雨的范围也较大,从常年来看,最常发生冻雨的地区是贵州西北部,如威宁站,没有哪一年没出现过冻雨天气,而且持续时间长。所以对贵州来说,冻雨确实是一个常态。   

  应对冻雨天气,气象应急服务   

  2008年面对冻雨,气象部门的服务更多的是应急状态下的服务。2011年,在应对冰冻雨雪灾害的斗争中,气象部门打破常规,主动出击。制定了“雨雪分界线”,给出了冻雨的预报预警,专门针对冰冻发布了预警,这是以往所没有的。   

  气象部门发布冰冻预警,就是要提醒百姓:曾出现过冻雨的区域已经结冰了,路上、地面、电线都结冰了,如果未来几天,气温还是很低,冰不能融化,就会影响出行和生活。   

  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加强公路、铁路、机场、桥梁等重点部位的巡查及积冰积雪清除,必要时采取特殊的除险措施,确保安全。此外,公众要合理安排行程,确保安全;御寒取暖时注意保持良好通风,避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小贴士:冻雨、凝冻、凌动、冰冻辨析   

  “冻雨”、“凝冻”、“凌冻”是我国部分地区对“雨凇”这种天气现象的俗称。当天气比较冷时,雨滴落下来,掉到任何低于0℃的物体上,会立刻结成冰,并且附着在这个物体上。气象上把这种冻结现象称为“冻雨”。   

  老百姓给“冻雨”起了很多形象的俗称——结在树上的冰叫“树挂”,结在电线或屋檐上的冰叫“冰挂”,结在地面上的冰叫“凝冻”。我国南方一些地区还把这些现象叫做“下冰凌”、“天凌”或“牛皮凌”。   

  冻雨是导致冰冻灾害发生的重要天气现象之一。冬季或初春时节,持续的低温、降雨或降雪使冰雪长时间附着在物体上久不融化,造成电线被压断、树木被摧毁、农作物被冻死、交通通讯受阻等严重后果,形成冰冻灾害。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