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是大自然无与伦比的杰作。雪,是冬天的使者,常常勾起人们无尽的遐想。据说北国冬季窗外漫舞的雪花,尤其能激起人们某种思绪和情感的游荡。伟人毛泽东主席诗词中的雪是灵动的,在他的诗词中,有多首提到了雪,雪已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自然景观,而被毛泽东赋予一种崭新的人文意义,成为精神志趣的寄托和象征,从诗意的雪中折射出诗人独特的气质和境界。俄国的文学家索尔仁尼琴甚至说:“没有雪,俄国人是活不下去的。没有雪,就没有俄罗斯。”这是一个多么真诚和直接的诠释。俄国人爱雪,难怪历年来俄罗斯的贺年邮票都有雪花的图案。
第一个用显微镜镜头记录雪花晶体的人,是美国佛蒙特的一个名叫威尔逊?本特利的农民。他在十几岁时得到了一架显微镜。本特利迷上了他所看见的雪花,他一生花了几乎50年的时间拍摄了几千张形态各异的六角形雪花晶体照片,并且努力让世人相信雪花晶体是各不相同的。本特利后来精选出2400多张照片,于1931年出版了《雪花晶体》一书。英国为纪念皇家显微镜学会成立150周年发行4枚方形邮票,其中一枚的图案是放大10倍的雪花,形态显得十分真切动人。
日本的中谷宇吉郎(1900—1962),也是一位毕生研究雪花晶体形态的著名学者,在他100岁生日时,日本还为他发行了纪念邮票,画面是他用显微镜观察的雪花的形象和雪花晶体图案。近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肯? 里布雷希特经过多年野外作业拍摄到了成千上万张雪花的照片也揭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世界上不会有两朵一样的雪花。
雪花是水汽在低于0℃时在空中直接凝成的白色透明、扁平针状且分枝的小晶体。几乎每个雪花的中心都是一个微小的尘埃颗粒。雪花晶体的形成取决于温度和云层中的气压状况,再加上空气中水汽多少和温度高低的差异,因此,可以说雪花晶体的形状,没有两片是完全相同的。因为每个晶体形成的过程都不同,而且它们要经过数小时才能降落在地面上,所以它们的结构是极不相同的。有些简单的雪花晶体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并无差别,然而在分子结构上,这些雪花晶体是不同的。雪花形状结构的变化多端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惊人。
每年发行的新年和圣诞节邮票中,雪花更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例如,韩国的牛年生肖邮票中,在小牛的周围飘着雪花,表示新的一年来到了;日本的新年邮票,画面上印有拟人化的小雪人,只见它头戴绒帽、头颈围围巾、两手戴手套,胖乎乎的身体,还脸带微笑,这形象真是人见人爱。加拿大、爱沙尼亚、塞尔维亚的圣诞邮票,整个画面都是雪花结晶大特写,凸显雪花的瑰丽可爱。西班牙、意大利的圣诞邮票,印有彩色的雪花图案,在节日里起到了彩色气球的效果,烘托着圣诞佳节的欢乐气氛。芬兰的不干胶圣诞邮票,都以“雪”为主题,画面清新,印刷精美,色彩丰富,非常有特色。
在冬季奥运会题材的邮票中,大多数国家选用雪花晶体和五环(或五色)标志作图案,如美国1960年发行的第8届冬奥会邮票,中国1980年发行的第13届冬奥会邮票;列支敦士登1984年发行的第14届冬奥会邮票;2009年1月,在我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曾举行了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我国发行的纪念邮票以吉祥物和雪花作图案。
在南方,不是每年都能看到下雪的,下鹅毛大雪则更是少见,但是公交车车头上的雪花标志却是天天可以看到的,大家知道这个雪花是表示“空调车”。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下大雪对粮食作物的增产大有好处。小朋友们都喜欢下雪天,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如愿以偿,可以在满世界一片银白的雪地里欢乐地喧闹,玩个痛快!
编后话:
毛颂赞同志是上海市的一位退休主任医师,值得一提的是,他是一名上海市市民气象监督员,担任气象监督员工作已有7年多了。毛颂赞同志还是一名集邮爱好者,专门爱收集与气象有关的国内外邮票。他用精美的带雪花的外国邮票来讲述有关气象的知识,写了《赏邮票,展示多姿的雪花》一文,并将他收藏的非常珍贵的邮票原件寄给我们,让我们深为感动。众人拾柴火焰高,不论是气象监督员、气象协理员、信息员,还是普通读者,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实现气象服务最后1公里作出贡献,并请你们在百忙之中拿起笔来,将你们的感受写出来寄给我们,使《气象知识》百花争艳。